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十三年> 正文 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計方定(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計方定(一) (1 / 3)

坐鎮壽王府的羅雨虹得到李存良的報告,已經是數日之後。隨著報告而來的,還有一個黑布矇頭,手腳拴著鐵鐐炮子,外加一輛囚車的特殊囚徒:王光興。羅雨虹正好有事找朱平槿,便押著王光興到了蟠龍山。

此時,保寧會議已近終局,諸多關乎國運的重大政治、經濟和軍事議題已經基本形成了定論。平槿這幾日什麼事都不管,一心一意地窩在蟠龍山上練兵。

這些兵,原定都是開赴荊楚前線的增援部隊。而現在,朱平槿卻有意改變使用方向。這並非荊楚的局勢緩和了。相反,那裡的局勢比朱平槿預象的還要複雜。

朱平槿的眼睛,始終盯著他的命中宿敵張獻忠。

根據荊州、武昌、蘄州等地傳回來的情報,張獻忠兼併了當地土賊一斗谷和瓦罐子,又與與革左五營連了營。眾賊依託英霍山區,大量吸收河南、南直和湖廣的難民,實力正在迅速地恢復。

或許,張獻忠明天就會走出英霍山區,正面與大明的南直、湖廣主力較量。

但獻賊與革左五營只是一個相對鬆散的軍事聯盟,並無一個統一的領導,自然也無統一的進攻方向和進攻目標,因此很難判斷他們下一步行動的方向。朱平槿將判斷敵情任務交給了他的智囊團體政研室。但是舒國明近日趕到保寧府,卻提交了一個與朱平槿著眼方向大不一樣的報告。

半年來,政研室補充了從蜀考中選取的舉人、秀才,又從社會上特別禮聘了幾個敢想能說的知名人物為參事,實力大增。

人多了,組織就要完善。

政研室根據業務型別,分成了省內室(一室)、省外室(二室)和參事室。

省內室主要研究內政外交,而省外室主要進行高階情報分析。

參事室則與上述兩室完全不同,其級別相當高,與政務司相當,只是行政關係暫時歸結到了政研室。

致仕的前內閣首輔綿竹人劉宇亮,成都原大理寺正王秉乾、原宣化府同知王履亨、成都進士朱俸伊、彭縣進士龔完敬、安嶽縣的進士總兵張任學、原雲南兵備副使竇可進、同榜進士王起峨,西充進士李完等九人,被特聘為蜀王府首屆參事。

參事們既沒有業務範圍限制,也沒有具體任務,反正是想說什麼就說什麼。這些老頭聽說大放闕詞發揮餘熱還有俸祿與待遇的機會,都是感興趣的很。拿了世子朱平槿親自簽發的紅底金粉一尺長的大聘書,更覺身價倍增,倍兒有面子,不停地在老頭圈裡發訊息炫耀。

政研室以朝廷邸報等各類資訊為原料,以人的頭腦為工廠,朱平槿急需的各類思想產品越來越多。

關於中原戰局的未來發展,政研室認為,在關內,朝廷關注的焦點不是獻賊與革左五營,而是河南、開封和闖賊。

闖、羅合營後,實力大增,已遠非張獻忠可比。只要闖賊一天還在河南,朝廷關注的焦點是不會轉移到獻賊與革左五營身上的。

然而,湖廣、南直兩地官府的訴求與朝廷相左。從自身的利益出發,兩地官府更多地將目光盯在盤踞在三省交界處的獻賊與革左五營。

湖廣這邊,有五省督師丁啟睿和湖廣巡撫宋一鶴所轄楚軍各營;南直那邊,有總兵黃得功、劉良佐等南直衛所營兵。向北,是闖曹的地盤;向南,有長江天塹阻擋。

因此,獻賊與革左五營近期的行動只能是有限的。他們的目的,依然是抄掠山區周邊城市,補充糧食、物資和人口。

所以,獻賊與革左五營有可能取得區域性的勝利,但尚無實力將這種區域性勝利發展為席捲全省、甚至數省的戰略進攻。他們真正的大規模出擊,一定會等到朝廷下令湖廣、南直官軍北上救援開封,湖廣、南直兩省空虛時才開始。

政研室還認為,豫西在南陽陷落、劉國能、李萬慶身死後,所有州縣一律殘破。

目前,闖賊二攻開封不利,像往常一樣撤向豫西。但闖賊的實力未損,西撤只是順勢丟擲的誘敵之計。左良玉北進至郾城,想抄闖賊的後路,卻正好被西撤的闖賊合圍在城中。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