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十三年> 正文 第四百四十三章 各懷鬼胎(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第四百四十三章 各懷鬼胎(二) (1 / 2)

世子在透過廖大亨投石問路,所有的與會者都如是想。可出乎朱平槿的意料,廖大亨之後率先出聲的不是朝官劉之勃,而是護國軍的大將、總參謀長舒國平。

舒國平直截了當問朱平槿,還記得他在碧峰峽關於軍紀之爭時說的話嗎?

“句句記真!舒先生之言也,有大明則有我蜀藩,無大明則無我蜀藩。本世子與大明休慼與共,榮辱一體。”

舒國平硬邦邦地表明瞭他的意見:

“世子真是好記性!世子若反,他日必有奸人曰:他反得,我何反不得?世子若是不反,末將無話可說!世子軍令如山,末將馬首是瞻!”

舒國平的話,揭開了護國軍早期建軍史上一段塵封的往事。

在碧峰峽議定軍紀時,賀有義認為護商隊應效忠世子,而舒國平認為應效忠大明和天子。兩人爭論不下,最後是朱平槿出來打了圓場。

然而,這個爭論並沒有因此而結束。而在目前護國軍中,“效忠大明,護國安民”的宗旨,前半截越來越淡化,慢慢剩了後半截。

普通士兵覺得,拿誰的銀子給誰賣命,那是天經地義。拿了世子的銀子,就是世子的兵,跟那遠在天邊的皇帝有個鳥關係!

下級軍官覺得,“效忠大明,護國安民”只是句口號,這個口號並不能給他們和家人帶來實際回報。他們需要一個具體的物化形象或活生生的人來效忠,而這個形象或人物絕不可能是遠在天邊的皇帝,只能是近在眼前的世子。只有世子,才能記著他們的功勞,給予他們實際的好處。

至於高階軍官們,當然心思更多……

果然,舒國平遭到了總監軍孫洪的猛烈反擊:“國平兄,碧峰峽軍紀之爭時,在下尚與王大牛等人在路途中。後來在下耳聞,賀先生曾問國平兄:如見天子近臣,手執天子血詔,招世子進京勤王。如世子去,半路必死;如世子不去,豈非謀反?國平兄不能答。時過境遷,今日國平兄能答否?”

“末將愚鈍,斯時不能答。一年來追隨世子,以世子為君,以世子為師,末將終於想明白了。孟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早幹水溢,則變置社稷!故曰:百姓重於社稷、社稷重於天子!世子凡事以百姓與社稷為先,他日必為堯舜禹湯!”

在場之人,恐怕除了朱平槿的老婆和武人宋振宗,都能對四書中的孟子語錄倒背如流。舒國平突然引用孟子的“民貴君輕”論,把這些人給繞糊塗了。孟子就是因為這段話,被十分不爽的朱平槿的老祖宗朱元璋強行“節文”,也就是用剪刀咔嚓了。等到舒國平把“堯舜禹湯”說出來,這些人都驚呆了,包括朱平槿和羅雨虹。

“堯舜禹湯”,傻瓜都知道,這是三皇五帝呀!他怎麼能用“堯舜禹湯”來形容世子?

朱平槿小瞧了他身邊的武人,宋大個並非沒有聽懂。他只是喜歡直來直去,對彎彎繞繞的文言聽得火冒。他對過去的搭檔大吼一聲:“舒先生,你這話到底何意?我們到底反是不反?”

“不反大明、不反皇上,拯萬民於水火,挽國運於既倒,胡為謀反!”舒國平沉著應答。

什麼叫“不反大明”?什麼叫“不反皇上”?

這時,鄭安民振振出列,替舒國平做了回答:

“天下沉痾已久,非聖人不得救世!然大明與天下有恩,天子未嘗失德,反之必失眾望也!故舒先生所言之意,存國號,即是不反大明;尊天子,即是不反皇上!鎖境保國,安定蜀民,以待天下大變!天下大變,抑或天子有明詔勤王,則北伐秦川,東出江淮,直至恢復京師,光復天下!”

瞅住機會,鄭安民侃侃而談。說到蜀民,頓時讓廖大亨心有所悟。

何為蜀民,難道是指那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四川貧苦老百姓?

非也!

世子前些日子指示田騫,要在各縣組織太平士紳參議會。

何謂太平士紳?何謂參議會?怎麼參?議什麼?廖大亨左思右想不得其意。

如今廖大亨腦中靈光一閃,彷彿明白了其中玄機。

此時此刻他在想,難道在他之外,今日世子還安排了另外一個主角?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