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十三年> 正文 第三百八十九章 投鼠忌器(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第三百八十九章 投鼠忌器(三) (1 / 3)

王省吾已經率軍到達了河溪關外圍。賀家莊距離河溪關並不遠,卻因為大江之隔,半點音訊都不知。

嘉陵江右岸的白塔之巔,賀永年一臉焦慮地凝視著眼底的保寧府城。

“稟四爺,自從得到訊息,小的們天天派人守在塔頂瞭望。一有煙火升起,便下來報信。只是這兩日確實沒有見到煙起,小的們不敢說謊……”一名賀家莊丁頭目邊向賀永年稟報,邊給賀永年身邊的賀桐打眼色,讓他為自己幫腔。

“爹,成叔天天盯著,怎會走眼?城裡定是有什麼蹊蹺!”賀桐接了眼色,連忙幫家丁頭目說話。

“你一個小孩子家,知道什麼!”焦慮中的賀永年毫不留情地呵斥他兒子,“這幫子官兵的秉性,你爹還不清楚?既然是兵變,不殺人不放火怎麼可能?再說了,城外渡船都搶了,城裡的府庫、武庫,火藥庫、還有秦、張、孔幾家大戶,他們怎會不搶?我們賀家的醋罈子,估計保不住了……”

賀永年說著賀記醬醋鋪後園裡的幾百大壇醋便肉痛得難受。他對鋪子的情感別人很難體會,因為那裡積澱了他父子兩代二十幾年的心血。

保寧城是四川一省醬醋生產的中心,其生產的麩皮醋又稱保寧醋,至少有好幾百年的歷史。保寧醋與江油中壩的醬油、涪陵的醃漬青菜頭(榨菜前身)一樣,同為四川百姓的家常必備之物,銷量極大。

普通老百姓沒有肉菜佐飯,往往就靠著一碟醬油一碟醋、幾塊鹹菜一坨豆瓣混一餐。因此醬醋業看著利薄,但靠著銷量大,實際利潤不低。只是崇禎年來糧價鹽價上漲太快,以糧鹽為原料的醬醋食品業成本跟著攀升。加之世道不寧,致使銷量銳減,行業舉步維艱。

出身將門的賀永年從小便跟著父親在醬醋鋪子裡幫忙,在攪拌房裡練出了臂力腿力,在冰涼刺骨的醋缸裡凍裂了手腳。賀老爺戰死百頃壩之後,失去官家勢力的賀記生意越來越差。沒有賀永年的精明和打拼,賀記早已倒閉。

然而事情的轉機來得突然,起源便是少爺的破釜沉舟,舉家投獻蜀王府。自此以後,賀家莊和賀記醬醋鋪便像磁石一樣,吸引了周邊的農戶和商家,生意越做越大。有了蜀王府的背景,官府的衙役再也不上門敲詐和收稅了,見到賀家人也會堆出笑臉。

最近蜀王府的羅姑娘為了擴大百姓的收入,改善百姓的生活,牽頭成立了一個蜀王府醬醋食品促進協會。透過協會把王府莊戶或投獻戶中的幾家醬醋商、食品商,如保寧府的賀記醬醋、江油的陳記醬油、崇義莊的米糕作坊,鬆散地整合在一起。

協會的會址就設在賀記醬醋鋪。首任協會會長掛名羅姑娘,實際上的事情由賀永年這位秘書長打理。這個協會不僅是這些會員作坊避稅免稅的保護

傘,還是一個醬醋食品業的投資撮合平臺。協會剛剛招商了兩個不大的專案:一個是潼川州的豆豉(CHI,川音發SHI)作坊;一個是郫縣的豆瓣作坊。賀永年這位協會秘書長負責為專案招商。

蜀地士紳百姓對蜀王府牽頭專案的盈利能力信心爆棚,短短一個月,兩個專案的招股進度就完成了七成。專案的民間投資人來自成都、潼川、保寧、順慶、敘府、嘉定各州府,但以保寧本地商人最多。

然而,其中最引人矚目的一位,卻是羅姑娘的侍女、王府大將宋振宗的未婚妻小紅。於是便有一種傳言,說專案裡面有羅姑娘私人的脂粉錢,也有說是宋將軍的彩禮錢。

也難怪士紳百姓願意投資,因為除了這些不能證實的謠傳外,招股說明書上還真金白銀地說明,醬醋食品促進協會旗下的作坊,可以優先拿到王莊的平價糧食和包銷價食鹽;除了王府一成的投獻費,可以在整個產業鏈避免官府的稅收和加派;在銷售環節,可以優先獲得蜀王府的採購訂單。

蜀王府的採購訂單有多大呢?

光是護國軍及各地王莊王店,至少便是數十萬人的消費市場!賀永年被專案招商的順利推進所激勵,準備大展拳腳,幹一番事業。前幾日在碑院寺檢視鹽井開鑿時,他還不忘與射洪縣一家

老號酒坊的掌櫃商談合作的事宜。賀永年的意圖,便是利用王府稅收優勢、成本優勢和銷售優勢,將協會旗下的作坊擴充套件到利潤更高的釀酒業中去。

可是,就在賀永年奮力描繪他的商業藍圖之時,他的老巢保寧府發生了兵變!現在,連醬醋鋪子都可能保不住!

一種烈油烹心的痛苦讓賀永年閉上了眼睛。可他不懂事的兒子卻不適宜地試圖安慰老爹:

“爹,鋪子有莊上的夥計守著,問題不大。依我看,南津關的浮橋……”

小夥子賀桐的話沒說完,就被一個跑上白塔的家丁打斷了。那家丁一口氣登上近十丈高的文筆塔,氣喘吁吁,話都說不出來。賀桐見狀,連忙扯下自己腰間的葫蘆遞給那家丁。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