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十三年> 正文 第三百一十八章 綿潼總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第三百一十八章 綿潼總莊 (1 / 2)

出征部隊出了成都,舒國平、孫洪、賀曾柄等人率領步兵趕路,朱平槿和廖大亨等人則帶著騎兵脫離了大隊,向金堂懷口鎮趕去。

懷口鎮的姚玉麟和當地一眾士紳在沱江碼頭上列隊,準備歡迎蜀世子和廖巡撫蒞臨懷口。然而等到天黑,載著世子和巡撫的官船也不見蹤影。原來朱平槿和廖大亨並沒有走水路,而在王莊嚮導的引領下,從金堂縣趙鎮以南地區,沿著沱江右岸的羊腸小道,騎馬穿過了金堂小三峽,神不知鬼不曉地從背後進入了懷口鎮。

朱平槿選擇陸路,一是因為隨行都有馬;二是沒有足夠的船。

川西的船舶不少,但是部分大型船舶跟著欽差下了江南,部分船舶載著移民到了瀘州,五萬石軍糧的運輸也要佔用很多大船。各縣護莊隊參戰連集結於金堂趙鎮整編,則需要更多的船舶運輸。除了從淮口姚玉麟手中搞來的沱江船隊和王府的岷江船隊,朱平槿並沒有試圖壟斷船運業。蜀地經濟要全面發展,物流業要先行,壟斷不是好主意。船運業當然要發展,大型的造船廠也在規劃中,但他更關心的是軍事運輸,王府掌握的船主要以滿足前線需要為度。

到了懷口鎮,朱平槿沒有休息,連夜招見了兩人:剛到懷口等待老婆到來彙報工作的政務司副總理兼綿潼總莊管事李崇文及副管事邱瑞光。自從陳有福和羅監軍的護商隊過境之後,邱瑞光職務的提拔速度,已經超過了他的想象。邱大管事在官場上長袖善舞的本事,也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間。

綿潼總莊原轄潼川州北部的中江、射洪、蓬溪三縣和成都府綿州所轄羅江、彰明縣(今江油彰明鎮)一州兩縣。近期賈登聯部向保寧府調動準備參與進剿,便乾脆將潼川州城(今三臺)及所轄之鹽亭縣一併移交王府,以換取更多的助餉。後來王府又將龍安府及所屬之平武、石泉(注一)、江油三縣,保寧府之梓潼縣等王莊劃至綿潼總莊,這樣一來,綿潼總莊的轄區就有了一府、兩州、十縣,成為蜀府王莊中首屈一指的大莊。地域覆蓋朱平槿前世的綿陽全部與德陽、遂寧一部。總莊駐地,也由原來的射洪縣北移至條件更好的綿州。

綿潼總莊由西到東,形成成都北面的屏障,價值突出。綿州,地處川西三大沖擊平原之一的涪江平原中心。潼川、江油、彰明、射洪一州三縣,則地處涪江兩岸,涪江的重要支流中江(凱江)流經羅江、中江兩縣城,鹽亭和蓬溪兩縣也在涪江支流之上。龍安府的治所平武縣和石泉兩縣,從西、南、北三面接駁成都府的茂州、威州和四川都司的茂州衛、威州守禦千戶所和松潘衛。而梓潼縣,扼守川北廣元到綿州的重要通道——梓潼道(今翠雲廊)的南端,與北端的劍州(今劍閣)及著名關隘劍門關遙相呼應。

綿潼總莊自崇禎七年來飽受流賊和兵匪的蹂躪。除了龍安府的平武、石泉兩縣因地處岷山深處,尚能苟全於亂世,其餘全部州縣均曾為闖獻所破。許多城市,包括綿州城皆是兩次被佔,二度被屠。兼之崇禎年來天災頻發,朝廷重賦苛稅,使得這一地區的農業生產受到了極大的破壞。人口大量逃亡、土地大量拋荒,到處一片殘破衰敗的景象。

恢復生產,保障民生,這就是朱平槿刻意將李崇文這位實幹家和邱瑞光這個自家人放在綿潼坐鎮的用意。

……

因為要承擔大軍物資轉運和瀘州移民的任務,曾經廢棄的懷口鎮懷口巡檢司衙門被金堂王莊整飭一新。朱平槿一到,這裡便成了他的中軍所在。而年老的廖大亨,被他悉心安排到了姚玉麟騰出來的宅院裡,那裡當然是懷口鎮最好的房子了。

懷口巡檢司的大堂上,君臣促膝長談。

李崇文形容憔悴,卻雙眼發亮,對朱平槿誠懇道:“綿潼雖然殘破,卻正為吾輩大有為之處!”

綿潼各地的風土人情迥異,但因有保寧府和順慶府的兩面掩護,避免了土暴子的襲擾,因此安全環境總體較好。流賊過後,士紳富戶家財略盡,死傷慘重,勢力大減。王府收受投獻、包稅墾荒,他們不至支援,但也無力反對,因此社會環境總體平穩。地方官府面臨流賊土匪的軍事壓力、朝廷的稅收壓力,撫臺藩司的政治壓力,選擇和王府合作,是他們無奈中的選擇,因此政治環境總體有利。

李、邱兩人及時利用了有利的外部環境,威逼利誘之下,在談好潼川州的稅收包攬後,又與綿州知州及羅江、彰明、江油三縣達成了稅收包攬協議。具體形式參照了雅州模式,但在推動工商業發展上有了更多舉措。

如邱瑞光充分發揮血緣優勢,將匯通錢莊開遍了綿州、潼川的每個州縣。大力推行銀鈔流通,在稅收上對金銀等貴金屬實施歧視性的措施,增加各環節成本;與機器局的楊能、織造局的劉紅婷和主管雅州的曹三泰合作,開辦機器製造和織造的分廠,引進茶種茶苗,擴大茶葉種植,與隴南和青海的土司互傕。內部能量巨大的邱瑞光甚至還與火器局的王崑山達成協議,利用綿州以西大山裡豐富的天然硝土,在江油的山邊建設一個大型的火藥製造局。善做煙花的江油縣陳家老大,便是這個火藥局的管事。

關於朱平槿最關心的農業,去年旱災和獻賊對綿潼民生的影響極大。有些地區的種子糧被搶被吃,加之百姓逃亡,春播時未能及時下種,因此今年大幅減產已成定局。能收的秋糧已經收盡,但根據產量和人口預估,全部存糧最多隻能吃到四月底,此後便可能出現饑荒。

李、邱兩人到任後,督促各州縣補種冬季作物,如冬小麥、油菜、蠶豆、豌豆,爭取有些產出,換些米糧。但因王莊組建時間前後不一,政策執行力度有大有小,部分地方仍大量拋荒,因此近期的重點仍在盡力強化王莊,招攬流民墾荒。估計到了明年,綿潼就能在總體上實現自給自足,個別條件較好的州縣,還能略有富餘。

綿潼的基本情況,能透過每月一次的情況彙報基本掌握。朱平槿更關心的是,綿潼作為四川排名前列的經濟區,如何在墾荒這個關鍵工作上取得經驗。要知道,綿潼的可墾耕地面積,遠遠超過了瀘州;水土光熱等農業條件,更是瀘州遠遠不能相比。

李崇文根據綿潼的實踐,對墾荒提出了幾個很有價值的建議:

一是要加強組織,不能給了減免政策就放任自流,也不能任由農戶和流民任意插佔。

李崇文道,一些流民不願加入王莊,自行跑到山裡墾荒,因此發生了好幾起慘劇。射洪縣一族五十餘口,因為斷了口糧餓死十二口。鹽亭縣一家五口赤手空拳進山,此後音訊全無,後來請獵戶尋找,才發現全被老虎吃了。中江兩撥流民因為爭奪江邊好地,發生了械鬥,死了兩人,傷了十幾人。由此可見,分散開荒見效慢,效果差,代價大。水利設施既無規劃,也不配套。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