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營三連的連長王省吾是個乾瘦的中年人。單就其年齡和身體條件,孫洪在簡州招兵時絕對不會要他。他之所以順利入選,是因為他有一個別人無法企及的長項:讀書認字。
王省吾是簡州人,從小便跟著父母寄居在城外一個遠房親戚家中。那遠房親戚頗有資財,王省吾便跟著二少爺當書童。二少爺進了學,他挎著書籃站在窗外;二少爺逃了課,他穿著二少爺的衣服矇騙近視的先生。就這樣,王省吾雖然從未正式入學,文化功底卻很紮實。
渾渾噩噩的二少爺混到三十幾歲,終於考上了縣學童生。那日家裡正在擺席慶祝,除五蠹的風暴席捲了簡州城外。二少爺自持孔武有力,與亂民搏鬥,被鐵叉當場穿心而死;老爺求饒不得,被扔進了糞坑淹死;老夫人、小姐和他的爹孃妹妹被趕進了後宅,消失在一片火光中。
從此,王省吾主子的家,自己的家,所有的家人,都沒了。王省吾淪落街頭,靠替人寫信為生。直到孫先生的到來,再次改變了他的人生。
在仁壽,因為他處事沉穩,與人和善,還能代寫家信,很快得到了士兵的認可,被推選為班長。
在牛角寨,因為他能寫會掐,揪出了好幾名隱藏在人堆裡的匪首家眷,得到了世子的親口稱讚,被高興的賀仇寇指定為代理排長。
在江口鎮,他表現勇敢,聲音洪亮,帶著士兵喊垮了土匪的幾千大軍,成了正式的排長。
在彭縣駐軍期間,他帶的排遵紀守法,買賣公平,迅速安定了五蠹亂源之地百姓的惶恐。新兵眾多,他不僅白天抓本排的軍事訓練,晚上還抓全連的學習。賀仇寇打報告向世子報怨,他有訓不完的新兵填不完的坑,幸好有個王省吾替他分擔子。於是王省吾的名字進入了最上層的視線。
松林山大整編之前,舒國平奉命考察後備幹部,提交的報告中對王省吾評價很高。
報告上說,王省吾出身貧賤,與賊寇有血仇。加入護商隊以後,服從命令、樂於助人、上官讚賞、士兵喜歡;當上軍官以後,平易近人、嚴於律己,斷事公道,從不結黨營私。王省吾有文化、有思想、有戰鬥經驗,尤其是他的政治素質之高,在護商隊的軍事主官中出類拔萃。他平日在給士兵講課時,明確提到了天下百姓貧困的原因,是人禍而不是天災,是因為朝廷的掠奪、士紳的剝削和流賊的搶掠。百姓要擺脫貧困,只能走世子指明的道路:“世子護國安民之策,當為大明不易之國策!”
幹部考察報告有了正式的結論,不久王省吾就頂著世子“軍政雙優”的批語兼任了彭縣護莊大隊基幹中隊的副中隊長,進入了重要的連級軍官行列。
松林山整編時,幹部局提名王省吾接替賀仇寇,擔任由老六連整編而成的三營三連連長。參謀部則提出將該連編入北進參戰部隊,世子沒有任何猶豫就批准了。可以說,王省吾加入護商隊之後,那是一路的順風順水。
只是在潼川州,他遭遇了一點小挫折。在與楚軍楊維棟部接觸後,三營決定殲滅叛軍潘一鴻部。帶隊軍官賀仇寇提名由他的老部隊三連為主力,結果遭到了三營軍政主官的雙雙否決。否決理由不清楚。但在土地埡口之戰後,二連長劉三根迅速提升為副營級,代理潼川州護莊總隊基幹大隊的大隊長;一連副連長林言升為正連長。很明顯,參戰的機會越多,進步的速度和空間越大。
王省吾失去了一次寶貴的參戰機會,就失去了一次寶貴的進步機會。
……
舒國平的幹部考察報告,對王省吾的調查是很充分的,但是也有一點小的疏漏:王省吾雖然戰鬥經驗豐富,但他還沒有親自殺過人。當兩千土暴子一起向左翼陣地湧來時,王省吾的雙手忍不住顫動,年初亂民殺入王家大院時的恐怖景象再次浮現在他腦海中。
虎蹲炮已經停止燃放,只有火銃還在自由射擊,時不時發出一聲爆響。王省吾被炮聲震聾的雙耳重新聽見了外面世界的聲音。他知道,這是虎蹲炮要涼炮。
“鎮定!鎮定!營長、監軍、同僚、士兵都在看著我,絕對不能在這時丟臉!”
王省吾背靠崖壁,十支手指抓進了泥土,臉色肅然、腰腿筆直,給士兵們留下了威武不屈、鎮定自若的深刻印象。他的眼睛死死盯著那些撲過來的土暴子,當他們搭好竹梯,準備透過這些竹梯越過壕溝時,王省吾對著身前那三排整齊站立計程車兵下令道:“抬竹槍,預備刺殺!”
三連的防禦工事是由三層組成。最外層是八尺到一丈寬的壕溝,中間層是一丈五寬的鹿砦,最裡層是兩尺到四尺厚的土壘胸牆。三層防禦工事,總厚度約三丈。
這種工事對沖擊敵人的遲滯效果很好,尤其適合火銃、弓弩等遠距離殺傷兵器發揚火力。但三連士兵手中的兵器卻很不給力,他們只有一杆短矛,刺出去連壕溝邊都挨不上,只能眼睜睜看著土暴子在壕外搭梯填土。
王省吾作為連長,主持修造三連的工事。他當然不會犯下如此低階的錯誤。
當工事形制確定後,王省吾立即分出一排士兵去砍竹子,製作竹槍。護商隊計程車兵對使用竹槍非常熟悉,而且四川的竹子又非常之多。士兵們很快就扛回來大量竹竿,短者有三四丈,長者五六丈。還有一些老竹,手臂粗細,長度七八丈,陣地內放不下,只好任憑它們探出工事。王省吾命令將三連攜帶的預備槍頭裝到竹槍上,如果裝不上,那就將竹子削尖烤硬了事。
壕溝邊的土暴子密密麻麻,正在拼命掀土填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