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平杸(DUI)今年虛歲十五,只比朱平槿小几天。他是內江王朱至沂養大成人的第十三個兒子,排行二十一,也是迄今為止內江王最小的兒子。
內江王在成都西門,敏銳地發現小轎下沉過大,轎伕勞累不堪,便斷定小轎內藏了人。他捉住了陳士奇的小妾和反賊柳某某,抓住了陳士奇和反賊富順王勾結的鐵證,為蜀王一系的撥亂反正大業立下了頭功。
世子朱平槿本著有功必賞的原則,親自賜宴內江和石泉兩位郡王,並問他們想要點什麼實惠的。
石泉王回答,他想把敘州府的鐵廠作價賣給蜀王府,然後用賣廠的錢入股四川機器局。世子當時就痛快答應下來。等到內江王回答時,他說他作為蜀藩小宗的郡王,為蜀藩出力那是應該的,不配得到世子任何獎賞。不僅如此,內江王朱至沂還把自己的幾個年輕兒子推薦給世子,讓他們代父從軍,為蜀藩繼續效力。
難得內江王如此深明大義,朱平槿當時很高興,親自為內江王斟酒一杯,與之共飲。隨後,石泉王在四川機器局所佔的股份份額,內江王一個子不少的全部得到了。內江王推辭說沒錢,朱平槿便批示,從各小宗每年助祭的酎金中特支一萬兩銀子無息借給內江王,讓他先把股本金繳齊。
內江王搞得庶子代父從軍,既有好處,也是壞處。
那幾個養尊處優的王子並不是太為他們的爹爭氣。幾天訓練下來,這些傢伙已經叫苦不迭,鬧著要打退堂鼓。唯有這個最小的兒子朱平杸,倒是對軍隊的艱苦生活適應得很。他不僅如剛來一般意氣風發,在操場上一絲不苟,而且完全沒有天家驕子的模樣,很快就與學兵連那些世襲軍官、搗蛋學生和草標們打得火熱。連暗中頭痛的宋振宗和尹家麟,對朱平杸也是讚不絕口。
來了便想走?沒那麼容易!就算一坨屎,也要榨出油分來!這就是朱平槿做事的風格。
“老八,聽說你能說會道,文筆也不錯,對蜀中典故逸事那是伸手便來!有沒有興趣到復興報供職?那裡可是文人薈萃之地,老八你正好可以發揮專長!”
老八朱平榭二十七八歲,卻已早早謝了頂。他封了鎮國將軍的爵位,是六個充軍的兄弟中年紀最大的。聽到世子稱讚,還有機會脫離苦海,他曬得黑黢黢的臉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可他又擔心被老爹罵,所以有點猶豫。
朱平槿察言觀色,便對朱平榭道,復興報現在的發行量不大,一個月才千份不到。經過問題查詢,主要是文章的內容和標題都太死板,不能充分調動讀者的閱讀慾望。所以,他決定在報紙上創新一個娛樂版一個時尚版,吸引中青年小白和女性讀者,這個專版就交由老八負責。隨著發行量穩步提升,復興報會減短髮行週期,擴大發行地域,為護國安民天下太平的偉大事業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在復興報任職,是挑戰更是機遇。
“朝野清議至關重要!”朱平槿向他的族兄嚴正指出,“吾兄如能以筆為刀,一展才華,不異於為蜀地平添數萬大軍矣!”
一人頂萬人,這是最大的恭維。朱平榭不上船很難。
萬事開頭難,搞定了第一個,後面幾個也就輕鬆了。
喜歡賽馬的被分到了馬店,專管軍馬鑑定;
喜歡唱戲的被分到了新整合的文工團,生角旦角隨便挑;
喜歡圍著女人轉的被分到了織造局,舉目望去,那裡全是女人;
就連那個沒事喜歡玩鳥的老十七,朱平槿也因人設事,為他在情通局通訊科安排了信鴿通訊組組長的職務。
走到最後一個小朋友面前,朱平槿臉色變得嚴肅起來。基因產生了魔力,這個族兄弟好似他在鏡中的投影,就連身高體寬也差不多。
看見朱平槿繃著臉走來,這位世子的少年玩伴並未緊張。他露出了親切的笑容,正要開口問好,可朱平槿已經用嚴厲的口吻訓誡道:
“至於你,小二十一,一無所長,啥也不會!你就安安心心呆在護商隊當兵好了!倘若觸犯軍規,本世子決不姑息!”
……
蜀世子朱平槿主持召開的大會,名叫“左護衛改革發展動員大會”。
會議地點照例在操場的主席臺下。當然,大明朝還沒有主席臺一說,正式名稱叫“校閱臺”。可無論是主席臺或者校閱臺,都是操場邊上正中的高臺。由此可見,因為文化的基因沒有中斷,中國的許多東西都是一脈相承的。只是我們很難靜下心來,從過去現在的某個細節中去體會這一點。
參會的人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