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至縣那邊下雨,成都府這邊在半夜也淅淅瀝瀝下了幾顆小雨。
到了早晨,雨停了,地上很快乾透。太陽紅彤彤地升起,看著比往常更大更明亮。
“今天是個好日子!”朱平槿叉腰站在謹德殿的殿前平臺上,眺望遠方,信心滿滿。
他的信心來自兩天前土地埡口戰鬥的勝利。
第三營以第二連為主力,加強火銃一排和虎蹲炮一門,竟在野戰中一舉擊敗數倍於己的正規官軍,其中火器部隊表現極為出色,為戰鬥的勝利立下了頭功。賀仇寇、劉三根和林言指揮得當,看來可以獨擋一面了。
他的信心也來自昨晚蜀考報名人數的最終統計。
截至昨日下午酉時,有超過一千書生報名參加蜀考。這個數量大大超出了朱平槿的預期。
根據考生名冊的初步統計,考生籍貫四川各州府都有,還有幾個外省人。最多當屬近水樓臺的成都府,大約佔了一半略多。雅州、敘州府、嘉定州等王府勢力強大的地區考生也較多,最少的是夔州府、重慶府和遵義府(注一),僅各有一人。除了民籍,軍籍的考生也不少,主要來自成都各衛。
看來,王府官的優厚待遇,確實在這次蜀考中發揮了決定性作用。但待遇優厚並不是唯一的吸引力。比如說這次報考的考生中有舉人一、監生一和秀才四。他們報名蜀考,就不能單純用經濟的理由來解釋。朱平槿已經決定,這六人無需參加考試,各自交一篇申論來,只要過關即予召見。
朱平槿的無故發愣,他身旁的老婆不滿了:“接著喊口令,你不喊我就喊了!”
朱平槿當然不願讓出主導權,尤其是當著這麼多的人。
“第三十二節,舒展運動!一二三四、二二三四……”
朱平槿和羅雨虹在平臺上做示範,太監和宮女們則在殿下庭院裡跟著做。太監們和宮女們排列得整整齊齊,動作生硬且不規範,但是都非常認真努力,極力模仿世子和羅姑娘的動作,像極了一群剛轉校的小學生做課間操,或是剛入會的大媽跳廣場舞。
……
崇禎十四年八月六日,在朱平槿下鄉調研後的第二日,蜀考第一場考試“基礎”和第二場“技能”,在蜀王府端禮門前隆重開場了。
為了節約時間,也為了節約經費,這兩場考試安排在同一天的上、下午進行,第三場申論考試則安排在五天之後。
一、二場聯考,實際上給了眾多考生一個機會。他們不會因為一場考試的失利就被淘汰,那些道德文章不太出色的考生可以藉此爭取上升的機會。
考場原本設在蜀王府承運門和端禮門之間。在前後兩座城樓式的城門中間,夾著一個碩大的廣場,可以同時供很多考生一起開考。但報考人數大超預期之後,不得不臨時決定將考場往外移,移到端禮門到紅照壁之間的皇城壩上。預先準備的桌子板凳也不夠,只好連夜出去找皇城壩周邊的茶館餐館借。好在成都的茶館餐館多得很,借出桌子板凳沾沾書生們屁股上的文氣,這些老闆也願意。
端禮門城樓上,朱平槿坐在大殿中與舒師傅喝茶,等待巳(SI,上午九點)時開考的時間到來。分管幹部工作的舒國平跟著鄭安民到左護衛去了,所以只有代理監軍部工作的孫洪在一旁侍立。
從大殿正中高高在上的寶座望出去,越過城門樓邊緣鋸齒狀的磚碟,朱平槿可以看見一長溜紅色大照壁。大照壁與端禮門之間,一條寬百餘尺的筆直御道把皇城壩大廣場平分為東西兩半,御道兩旁植有蒼松翠柏。密密麻麻的桌子板凳就擺放在御道之上,從端禮門城樓下的金河(注一)水邊一直襬到紅照壁。
為了這次蜀考,調入王府的護莊隊來了一個總動員,在考場外形成了一道警戒線。成都、華陽兩縣也出動了不少衙役,負責維護考場外圍的秩序。所有試圖看熱鬧的圍觀百姓,一律被這些手提水火棍子,長相又歪又惡的衙役趕得遠遠的。
有些考生已經提前到場了。他們出示准考證,經過紅照壁東西兩側警戒線臨時設定的出入口,然後按照引路太監的要求,從金河水邊的頭排考桌開始,一人一桌,漸次往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