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十三年> 正文 第二百零五章 西門兩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第二百零五章 西門兩王 (1 / 2)

賀有義沒有立即回答,卻掃了眼劉名升,意思是讓他先答。

劉名升翻開他手中的紙夾子,念道:

“搖黃賊,又稱姚黃,百姓俗稱土暴子。因最早有兩家大股土賊搖天動和黃龍,故而得名。崇禎五年,搖黃賊即出現於漢中各地。崇禎六年冬,搖黃賊與賀一龍由西鄉入通江。破我通江、東鄉(現宣漢縣)、太平(現萬源縣)、新寧(現開江縣)、開縣,此為搖黃賊攻蜀之始。

據傳,搖天動和黃龍兩人曾與闖賊、獻賊、曹賊等巨賊一起參與了崇禎七年冬末的滎陽大會。滎陽大會之後,搖天動和黃龍回到巴山之地繼續為患。崇禎九年,搖黃賊出山與流賊滿天星合營,大掠保寧、順慶、達州、橦川,結果被總兵侯良柱擊敗於潼川桃紅河。逃回關中後,七月與高闖合夥,後被陝西巡撫孫傳庭剿滅,搖天動死於逃跑中,黃龍與高闖同剮於京師。

搖黃死後,餘部仍稱搖黃,股數甚多,不可計數。記其大股有名者,約十三家。分別是爭天王袁韜、震天王白蛟龍、整齊王張顯、黑虎混天星王高、王光興(注一)、行十萬呼九思、逼反王劉維明、奪食王王友進、順虎混天星梁時政、黃鷂子景可勤、馬超、楊秉胤、陳琳等等。

土暴子聚散無常,有時幾家甚至十幾家一起出動,攻我州縣大邑;有時又分成十幾人小股,四處流竄搶劫。其頭領叫掌盤子、次曰領哨、民壯曰毛狗,民婦曰婆姨,各出身於無聊窮人、背主黠(XIA)僕、逃營兵痞、漏網流賊、地方豪強等等,無法細述;其下層嘍囉,有老賊慣匪,也有裹挾之百姓。屬下打聽多時,其兵力大小實在無法得知。但可以確定的是,其裝備比牛角寨土匪好得多,有甲冑,有弓箭。至於火器馬匹,也有一些,但是數量不多。”

“情通局在川北的主要情報來源,是王府在保寧府的莊子。賀永年打聽到了要緊訊息,便會派人快馬送來。”賀有義補充道。

王府在保寧府的莊子,便是賀有義舉家投獻的賀家莊。朱平槿微笑點頭道:“辛苦賀先生了。巴州一州兩縣,俱已經失陷,官軍畏縮不敢攻。如今閬中已是前線了!護國安民,乃我王府諸軍的宗旨。賀先生世居保寧府,不知對這些土暴子,有何良策?”

賀有義低頭稱遜,然後道:“臣妄言,請世子恕罪!”

“建言獻策,先生之職,何罪之有?”

“臣以為,土暴子既要剿,更要困!那土暴子背靠大巴山、米倉山,稍有不利,便退入千山萬壑之中,縱有大軍十萬,亦不能合圍。況且土暴子後路敞開,背靠陝西,城固、鎮巴、漢中、西鄉、興安諸縣府,早經流賊洗劫一空……”

“地圖!”朱平槿吩咐道。

洪其信聽到世子吩咐,快步走到辦公室北隔牆邊,把牆上兩塊緞子簾布拉開,露出一副裱好的蜀地全圖。這幅圖是朱平槿花了很多功夫和銀子,在都司衙門的檔案庫中找來的。因為存放時間太長,許多地方已經發黴變黑了。可就這樣一幅圖,朱平槿依然視作珍寶,並且準備以此作為藍本進行修訂複製。

賀有義對世子辦公室很熟悉。他向書櫃走過去,從書櫃旁的角落裡拿起一根竹棍,然後走到地圖旁,用竹棍在地圖上方(注二)從左到右劃了一條線。

“從廣元到達州,背後全是綿延的大山。西米倉山、東大巴山。山之北是漢中、興安(現安康市),山之南是四川。

山間有多條古道連貫漢蜀:從廣元出朝天關、七盤關入沔縣(MIAN,今勉縣)、寧羌州(今寧強縣)、漢中,此乃石牛入川之道,故稱金牛道。從南江縣出大壩巡司入西鄉;從通江縣出蒙壩、羊圈山兩巡司入定遠、鎮巴。此數道翻越米倉山,統稱米倉道。從達州、開縣出太平縣、東鄉,可入西鄉、興安,此乃秦巴古道,又稱洋巴道。

此數隘道,朝天關、七盤、寧羌一路,有我川軍川北鎮(又稱廣元鎮)、利州衛與秦軍共守;達州、太平、興安一路,現有楚軍莫崇文部據守。唯有中間之南江、通江兩路全部失陷,流賊來去無礙!

自崇禎六年起,陝西流賊就反覆出入漢中,攻我蜀地。崇禎七年流賊大舉攻入漢中,困於棧道,陳奇瑜收受流賊賄賂,放跑了流賊,錯過了千載難逢之機會。故臣以為,巴山之險,賊已與我共有。漢蜀兩地,唇齒相依,禍福與共。漢中一日不寧,我蜀地一日不寧;漢中一失,我蜀地亦難保也!”

漢中是端王的地盤,朱平槿不能隨意插手,賀有義卻反覆強調漢中的重要性,他想說明什麼?李自成、張獻忠困於車廂峽的故事,朱平槿的前世在一本著名主流中也看過。那時的書籍少,能有書看就不錯了,哪裡還會去甄別它是否在胡說八道。

“先生之意,在於以守為主,在於以守代攻。”朱平槿站起身來,說出了自己的見解。

他走到地圖邊,從賀有義手中拿過竹棍,然後從左到右在地圖上幾個城市的名字上點了幾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