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十三年> 正文 第一百九十六章 東門點兵(五)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第一百九十六章 東門點兵(五) (1 / 2)

李崇文和幾萬難民在仁壽縣城裡的忍飢挨餓,眼巴巴等著糧食運來。縣城周邊的地區也不好過,同樣經歷著缺糧之苦,其中也包括了山寨土匪。

仁壽縣城西北七十里的龍泉山脈中段東麓,有一個寨子依山而起,方圓數里,名曰牛角寨。

此寨經山脊而上,南北東三面群山相連,重巒疊嶂,西邊則是居高臨下,一眼望盡川西壩子的千里平疇。寨中古柏蒼鬱,怪石嶙峋。主寨是個山崖絕壁之上的小平壩,只有條尺餘寬的石階小徑沿絕壁盤旋而上。主寨下有一座規模不小的廟宇,廟宇之後向西一側的山崖絕壁,依山鐫造彌勒頭像一尊。

此大佛高五丈許,雙手合十,坐東向西。據當地人傳說,此乃唐代古佛,建成年月比著名的樂山大佛開建時間還早上若干年。又因這尊大佛除了頭部和雙手,頸部以下並未完工,並且大佛頭像容貌與樂山大佛驚人相似,所以當地人都傳說,海登大師在開建樂山大佛之前,先到這牛角寨雕鑿了一個實驗品。

正因為牛角寨地勢險要,地處仁壽縣與簡州的交界處,距離成都府到仁壽縣城的主道不到十里,所以自古便是一處兵家要地。一旦王朝衰敗,這裡便飽受匪患之禍。

大佛頭頂之上數丈,便是牛角寨的主寨。主寨之東有一座聚義堂。堂上正中椅子上虎皮鋪墊,盤腿坐著一個黑臉虯鬚大漢,這便是牛角寨的第二代寨主,江湖人稱“黑旋風”的張光祖。

“老二,可探查清楚了,下批糧食何時運來?走的那條道?來!來!別站著,坐!坐!”張光祖熱情地招呼道。

虎皮椅前站著一個身穿長衫的中年人。他面容消瘦,面色蠟黃,神態略顯疲憊。

此人名叫陳懷年,牛角寨的二當家。他謝了大哥,轉身坐在下首的椅子上回稟:

“小弟著人去唐胖子莊上探查虛實,得了一個確實訊息:糧食不走陸路了,改走水路。這批糧食可多,據說有上萬石,陸路根本拉不了。糧隊到眉州下船,再穿山到達縣城。

從眉州到仁壽,必過黑龍灘。黑龍灘兩山夾一灘,是個打埋伏的好地方。只是我們牛角寨與黑龍灘,距離實在太遠。不掌握運糧時間,很難半路截殺。去早了,路上容易走漏訊息;去完了,肥羊又跑脫了。得了糧食,運回來也是麻煩。沿著山走,起碼一兩天才能走回來。”

張光祖沉思片刻,恨恨道:“再難老子也得做這一票!老二你看,自從我本家哥哥破了縣城,我寨裡一夜之間多了多少人?連寨下的廟裡都住滿了!表面上看寨子聲勢大漲,實際上我這當家人心裡明白。沒有糧食,聲勢再大也不過幾天的事!

老六昨日點了倉庫來說,山上糧食最多能吃一月。一月之後,我們都得餓肚皮。他媽的,我們兄弟七人好幾年的積蓄,這幫子王八蛋不到一月,就給老子吃個精光!”

張光祖越說越氣,用巴掌在椅子扶手上重重一拍:“都他媽的屬蝗蟲的!老子不是看在山上山下幾百年鄉親的面上,早把他們趕下山餓死了!”

老大罵罵咧咧,口水四濺;聚義堂中無人接嘴,氣氛尷尬。陳懷年呆坐片刻,見老大沒有停嘴的意思,只好表態道:

“那好,大哥,小弟這就去打探清楚。眉州東岸的碼頭貨棧裡小弟有個熟人,可能他知道些情況。不過小弟想,我這麼遠的來回一趟,路上耽擱時間太多。大哥能否帶人提前埋伏,免得糧食溜了。”

聽見老二有門路,黑旋風張光祖頓時大喜。

他立即點頭應道:“你今日和三弟出發,打探到訊息立即回稟。我們打埋伏,不能離大道太近,也不能提前洩漏天機,否則這幫龜兒子不到半天,就能嚷嚷得全縣都知道!兩日後我率四弟、五弟和七弟沿山路出發,六弟還是留守寨子。

我們把要吃糧的人都帶上,等到要拼命時,就給他們說清楚:我們兄弟幾個已經仁至義盡。不拼老命,搶不到糧,就自己餓死!”

眉州東岸碼頭到仁壽縣八十里,前面三十多里平路,後面四十多里山路。賀仇寇父子快馬加鞭,一個多時辰便進了仁壽縣,在縣衙找到了李崇文。李崇文一聽大喜,連忙叫來呂三組織人手,自己親自率隊前去接應。

等到五六千亂哄哄的難民集結完畢,時間已過戌時。難民在李崇文帶領下,整隊從西門出發接應,賀家父子與李崇文一同在前頭開路。冬日黑得早,此時天色已經發灰。好在城裡被燒的房子多,難民們人人準備了一根木材,可以在天黑時燃起當作火把,照亮山間道路。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