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十三年> 正文 第一百四十五章 三顧茅廬(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第一百四十五章 三顧茅廬(三) (1 / 2)

朱平槿得到了田先生的準確訊息,第二天一早便帶了全套儀仗,浩浩蕩蕩向學堂開去。啟用這套並不經常使用的儀仗,並且在蜀王薨逝後第一次大搖大擺出門,朱平槿當然是有目的的:

一來是在文人圈裡給足田先生面子,讓他知恩圖報,按照朱平槿預想的方向定製出一大群年輕的後備幹部;

二來也是向全城百姓做了一個宣示,蜀王府依舊是蜀地文風之源,是最為尊師重教的;

三來為了一個普通教書匠,世子親自興師動眾去請,最起碼告訴全蜀地,讀書人只要得了蜀王府的重視,是會一夜間飛黃騰達的。讀書人給蜀王府做事,沒有前途也有錢途。因此可以起到千金市骨的宣傳意義,為即將到來的王府選秀大賽做輿論上的準備。

當然,此行最大的好處歸朱平槿自己——這無疑有助於塑立朱平槿在蜀地高大全的社會形象。看著紛紛街邊拜倒的百姓,朱平槿樂觀地估計,也許明後天,世子親往學堂誠邀寒門學子講經的故事,便會透過孫洪的筆下生花,在省城的各個階層流傳開來。

四匹大白馬帶著皇家的雍容華貴,緩緩拉著象輅,依次穿過端禮門、裕門、欞星門,到了皇城壩右拐,進到向西的大街上。

六月的天氣漸熱,大早晨的,這太陽便火辣辣的。輅車上撐的華蓋,雖然可以為朱平槿遮出一小片陰涼,但是盆地的氣候像口大鍋,萬物都悶在裡面蒸煮,一絲涼風都沒有。象輅前後左右的簾布全部捲了起來,可以讓再也無法享受空調的世子稍微涼快些。但這樣一來,他就暴露在眾目睽睽之下。

街上的百姓,許多人已經換上了一身短袖的打扮。可世子的身份決定了朱平槿是公眾人物,他決不能有絲毫的衣冠不整,更不可能脫衣挽袖。有所得必有所失,朱平槿豐富的人生經歷讓他深知這一點。他默默忍受著汗水的浸溼,隨著輅車輪轂上發出的吱呀聲,向學堂方向而去。

先生要帶著學生來道歉,總得有個大家集合的地方,而學堂正好在田先生的家到王府的大道上。朱平槿一拍腦袋,便猜想這學堂便是師生集合的地方,於是帶人直奔學堂而去。車到巷口,儀仗停了下來,讓世子下車。魏辰牽來備用的馬匹,朱平槿一躍而上,視野頓時開闊不少,連空氣中的涼風好像也多了不少。

“學堂在哪裡?前頭帶路。”朱平槿對秦裔喊了一聲,順手用袖子在臉上拂了一把。

秦裔答應一聲,飛快跑到前頭去了,朱平槿打馬跟上。可跑到學堂門口,朱平槿傻眼了:只見學堂茂林修竹,柴門緊閉,四周寂靜無聲,哪有什麼學子聚集的痕跡?

到學堂是朱平槿自己拍腦袋的結果,朱平槿不好無端責怪秦裔。他叫過秦裔,吩咐他看看周圍街坊那家開了門,問問田先生的去向。秦裔正怕朱平槿責罰,聽到吩咐,連忙帶了幾個太監一溜煙去了。

程翔鳳下馬過來道:“世子,若秦公公所言不差,臣以為那田先生必是帶著學生,已到王府門前投貼去了。”

朱平槿奇道:“程先生何以如此肯定?”

程翔鳳笑道:“世子請想,哪有請罪之人高臥堂上,反倒要世子親自來請?如此,於禮儀不合!”

“難道我們出門動靜太大,他們提前知曉了,間道王府門前投書去了?”朱平槿問道。

“這倒不好說。”程翔鳳沒有肯定。他肯定了,若是判斷錯誤,豈不是要丟臉?再說,朱平槿如何看待這事,他也沒有把握。若朱平槿的看法是負面的,他豈不是應了文人相輕那句老話,變成了喜打小報告的小人?

“本世子三次延請,竟然都無意間錯過,誠為一大憾事也!既然來了,我們留下幾句話吧!即便田先生沒到王府投書,他回來也會看見。有煩先生了!”朱平槿嘆口氣,對程翔鳳道。

三次!大秘程翔鳳立即心領神會,馬上抓住了重點。這是世子要在民間留下一段佳話了!他去馬袋中取了筆墨,便開始在腹中籌稿。

“程先生不可犯忌!”朱平槿輕聲提醒道。公然寫上三顧茅廬,那不是明白告訴天下人,他朱平槿意欲割據蜀漢、三分天下嗎?

“臣謝世子點撥!”

“先生賢名著錦城,三來空回意感傷。回首停鞭遙望處,鬱鬱蔥蔥滿學堂(注一)。”

詩寫在學堂柴門左邊。一色的趙體行書,端莊秀雅、老辣厚重。書畫界常道,畫怕掛起來,字怕立著看。朱平槿自付就沒有程翔鳳這本事。

“事務總是螺旋式上升的。有揚有棄、有棄有揚、揚棄相生,揚棄共生。既是終點回到起點,又不是起點的簡單重複。起點二就是起點一的升級版,不過到了三,則是一、二的增強版!”朱平槿看了詩,點點頭,卻莫名其妙丟擲一串富含哲理的語言。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