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十三年> 正文 第八十二章 山寨奇兵(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第八十二章 山寨奇兵(二) (1 / 2)

能從一城一地看到四川全域性,這不算本事;能從民亂之中透視官場傾軋,那才是本事。更見本事的,是將見不得陽光的齷齪心思用仁義道德包裝起來!

“全蜀為上,一城一地為下!長治久安為上,一時消停為下!程先生講得好!”

朱平槿率先拍掌,訓誡手下文武道:

“眼光可得放遠些!我們一路走來,雅州、邛州、彭山、雙流等地皆有亂民。放眼全蜀,恐民亂已成燎原之勢。

成都府既是省城,又是四川精華。成都定,則全川定。程先生所謂要點,我們就要放在成都府上!

現今我們兵少不假,對整個四川自然杯水車薪。可成都府還有巡撫、兵備道、總兵都司衙門,管著成都前、後、左、右、中、寧川六個軍衛,加上王府左護衛,所以官軍並不少!

我們要想個法子,既要迅速平定民亂,又讓我們的兵越打越多,越打越強!”

朱平槿公開讚揚程翔鳳,並不全是官面上的虛情假意。程翔鳳的話確實給了朱平槿很大啟示。他將程翔鳳的邏輯倒過來,明確了宣佈了率先解決成都府的思路。

世子定了大方向,頓時讓會場氣氛變得熱鬧起來,連投獻科幾個準備開會打醬油的書生張士麟、鍾之綬、傅元覽和洪其仁也開始竊竊私語起來。

賀有義率先出列奏道:“民亂,概由衙役豪紳高稅重租引發,此乃天降報應是也!小民不過順受其害。如我匪民俱殺,難免喪失民心,與蜀王府和世子仁義聲名不利。臣以為,不如世子先檄傳各地百姓,令其安守本分,又大力宣揚我王府之投獻減租之策,定可四方歸心、八方來投!如此,民亂既平,莊田益增,一舉兩得矣!”

賀有義的主意是進行宣傳戰、輿論戰和經濟戰,並最終為政治和軍事服務。

朱平槿點點頭表示肯定。這總體上來說是一個好主意,至於投獻減租是否採用檄傳這種留下把柄的方式,還有待商榷。

舒國平的主意還是先到仁壽縣,移交了亂民,補充修整了軍隊,再聯絡省府衙門,決定今後的行動方向。

這是一個穩妥可行的方法。直接開到彭山縣與亂民土匪交戰,勝負皆有負面影響。負了姑且不論;勝了,護商隊目前師出無名,這支私人武裝力量赤裸裸暴露在省城的官僚士人面前,難免有小人趁機搞些動作,比如彈劾朱平槿擅建私軍等等。朱平槿現在只是藩王世子,禁不起一次這樣折騰。

宋振宗倒是乾淨利落。他道:“殺雞給猴看!戰場打不贏,什麼都是空談。不如要挑一支好打的對手,好好練練!讓亂民們看看,這天下到底是不是我大明江山!”

殺雞給猴看,講究的是殺得漂亮、看得震撼。猴是全川的亂民,那隻雞是誰?又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場合以什麼方式來殺?

朱平槿對宋振宗的直言不諱開口讚許,再度向程翔鳳討教。

程翔鳳剛才奏對得了世子讚許,心中不免得意。只是這平亂事關重大,他也不敢將自己不成熟的結論和盤托出,惹得世子和眾人嘲笑。直到朱平槿點名,他才謹慎出言道:

“臣方才所言,首亂在官,在省城,在二臺三司。這只是推測,臣不敢以此為憑,妄言大軍行止。”

朱平槿笑笑。程翔鳳雖然才華橫溢,但有點官場上的老毛病。事情未做,責任倒是推得一乾二淨。

“還請程先生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朱平槿微笑道。

“如此,臣大膽妄言也。”程翔鳳放下心來,開口說出了他的想法:

“臣以為,這平亂之事就落在川撫廖大亨廖大人身上!此番民亂,本就是廖大人一手造成。他厲行欠稅追繳,弄得全川民怨沸騰。欠稅追繳之苛政不去,則 民怨不止;民亂一出,偏他又是一省撫臺,掌著全省之兵馬,正該他出兵平亂。如今全蜀民亂未平,這兩罪疊加,可不是一個貶謫流放之罪?甚至逮拿進京,問罪開斬,重蹈邵撫之覆轍,也未可知!

臣揣測,現在這廖大人身在大堂,定如熱鍋螞蟻,急得團團轉,正苦思解難良策呢!”

程翔鳳的話讓院中笑聲一片。宋振宗屬武職,與文人自然心有隔膜。在場的其他讀書人,在大明朝僵化甚至可稱為偏執的選官制度下,都是些被邊緣化的人物,所以他們對進士官出身的各級官員,心中都有一股埋藏很深的怨恨。

官場中有個笑話,便是說如果說進士官是鐵打的,那麼舉人、貢生的官就是泥捏的。就以程翔鳳本人為例,他少年時便有神童之喻,十七歲有了功名,二十五歲透過鄉試,成為舉人,有了做官資格。但此後,他的仕途如同鬼撞牆一般,屢試不第。如今年逾四十,還是一個不入流的州學閒差。他說道廖大亨吃癟情形,在場其他人難免快感頓生,因此才有發笑之舉。

朱平槿對明末官場傾軋的情況一清二楚,自然對此也是心知肚明。他招攬的讀書人,不是秀才就是監生,舉人就程翔鳳一人。這有進士瞧不起藩王的原因,也有朱平槿目前刻意與文官集團保持距離的因素。雅州知州王國臣雖是進士出身,卻是特例。他在雅州之亂中被朱平槿一時脅迫,隨後又被朱平槿以種種手段控制住,未必真心誠意入了朱平槿的私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