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十三年> 正文 第七章 接頭故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第七章 接頭故事 (1 / 3)

第七章 接頭故事

搖號開獎的艱鉅工作繼續進行。從貼出榜文之時起算,這已經是第三天了。舒師傅派人來稟了兩回,說趕快截稿了,他家到處堆滿了裝紙的籮筐,連靈堂都佔了。

朱平槿沒有理會舒老兒的叫喚。這事朱平槿是冤大頭,舒老兒出名還掙錢。天下哪有坐著收錢的好事?估計這幾天以弔喪之名打探訊息的各色人等又堵滿了舒老兒門外的巷子。他們來弔喪總不會空著手,一斤豬肉兩把掛麵總要帶的吧?想到這兒,躺椅上的朱平槿笑了笑。

忙活到月上樹梢,腰痠背痛的宮人聽到世子大叫一聲停,這才鬆了口氣。他們把選剩的稿子收了繼續送到舒師傅家,並按照世子的吩咐,連夜出府把兩位作者找到帶進宮來。

先到的一位來客道士打扮,中等年齡,白面無鬚。他稽首後先按曹三保的安排自我介紹。本名侯棟,道號玉鼎,自號侯三豐。新都縣人氏,父親是縣上廩生。崇禎十年闖賊入川,焚了新都,除了他之外全家死絕。大劫之後,族人們看著他傻傻的,於是幫著賣了剩下的田產,託給一位路過的道士當了徒弟。他先在青城山建福宮煉丹。或許因為窺破天機,遭了天譴,師傅於去年仙去,於是他又流落成都府青羊宮繼續求道尋仙。

“那建福宮本是仙山名觀,汝為何要從建福宮轉到青羊宮?”朱平槿問道。

“師傅煉丹,已臻大成。白日飛昇,可以為證。”道士很認真地回答:“貧道跟隨師傅學道數載,已得外丹煉製之真傳。然師傅飛昇之後,師兄師弟們……,故貧道離了建福宮,來到青羊宮。”

“汝等師兄師弟們行了何事?”

“他們嫌棄貧道煉的丹成色不好,獻不得王府。”

“哪個王府?”

“富順王府。每年建福宮都要煉成金丹五粒敬獻。”

“為何他們說你煉的丹成色不好?”

“丹砂本是煉丹的上品第一。”道士朗朗而言,“然則師傅曾說過,萬物皆有道,切勿以人慾而違背天道。丹砂過量,丹丸雖然紅潤光亮,然久服之極易使服用之人邪氣上衝,目眩神失。故貧道不為之也。”

“這一句‘且當剩勇追窮寇’,可是你本人寫的?”朱平槿高坐寶座之上,很嚴肅地問。

“正是。貧道萬不敢欺矇世子!”

“這句連得好!”朱平槿誇獎道士,接著又丟擲一個問題:“本世子隨便問一問:汝師傅白日飛昇,汝可曾親眼看到?是否看到一隻銀白色的大鳥,載著汝師傅,轟鳴而上雲霄?或是一隻大蜻蜓,背上有巨大翅膀旋轉而上?”

道士表現得極為錯愕:“小道無福,當日下山採買未曾見到。師兄弟大都說師傅是化氣而去,可有個師弟說是一隻仙鶴載了師傅西去。世子爺如何得知是隻銀色大鳥,或是蜻蜓,而不是仙鶴?”

“本世子臆測而已。”朱平槿答道。他想,答案錯誤,扣十分。不,一票否決。

“先生既然自幼家學淵源,何不還俗重操舉業?”

“學生自然如此想過。”不稱貧道了,變成學生了,“只不過舉業漫漫,學生囊中羞澀……”

“不是原教旨主義者。”朱平槿又想。

“先生既然煉得金丹,又何須求那世俗功名?” 沉吟了片刻,朱平槿道:“我蜀王府三百年來與尋仙求丹多有緣分。如先生能放下俗念,一心煉丹,本世子願相助先生,尋那雲煙深處,起座宮觀,再攬些童子,專做金石水火之事可好?”

自獻王朱椿就藩成都起,蜀中就有傳說,王府有金銀秘煉之法,故而富甲於天下。這對煉丹界的不成功人士玉鼎道人來說,正是求之不得的天大好事。於是乎,玉鼎道人欣欣然行了稽首之禮,施施然擺手擺腳出去了。

第二位投稿者姍姍來遲。朱平槿喚了立即覲見,不過先滾進殿門卻是李四賢這個小宦官。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