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看著站在自己面前的李餘,再看看李餘身後的眾臣。
要知道在一個勢力之中,出言贊成的是少數,出言反對的也是少數,真正的多數的是不說話的。
對於這些不說話的官員來說,他們不知道贊成董卓會得到什麼好處,只知道反對董卓會被董卓嫉恨。
因此這才沉默下去,他們只是看著大漢的高官去鬥爭。
鬥爭出來的結果如果是董卓的廢帝派贏,他們就隨波逐流,任由董卓廢帝。
如果是擁帝派贏,他們就繼續當他們的大漢忠臣。
然而如今卻是不同,李餘的一番表演,直接讓這些沉默的大多數站了出來。
而這些人雖然平日裡不出彩,然而一旦聯合起來反對一項事物的時候,便是天子也要為之讓步。
如今這些人紛紛站在李餘身後,表示反對董卓廢帝,即便是強如董卓也不得不低頭。
其實如果李餘再晚來個幾個月,那就不一樣了。
那個時候董卓已經完全控制住了洛陽,李餘隻要多一句嘴就會死。
然而如今他雖然入了這洛陽,但內有三公等一眾重臣,外有丁原駐軍,他若是欲為非作歹。
只需要一個德高望重之人登高一呼,除了他所帶的三千西涼兵會支援他之外,其他這些剛收攏的人馬,立刻就會倒戈相向。
到時候丁原再帶兵入城,董卓頓時就會成為喪家之犬。
李儒見到如今的這一番局勢,頓時便暗道不好。
把群臣全都逼成對立,這絕對不是什麼好事,趕忙站了出來,將董卓的手拉住,然後一臉訕笑的看向李餘。
“李宮令誤會了,諸位誤會了!”
李餘見李儒竟然想要服軟,而且董卓原本漲紅的臉上,也開始浮現出了一絲懼色,頓時便有些慌了。
這不是說董卓好殺人嗎?怎麼現在還軟了?
董卓將手中拿著的劍垂下,眼看就要借李儒這個坡放下去了。
也不顧其他什麼了,趕忙一把抓住劍身,鋒利的長劍劃破李餘的手指,鮮血順著劍刃向下滑落。
眼看就要流到劍柄的位置了,董卓趕忙鬆開手,生怕群臣誤會了自己想要殺李餘。
然而李餘卻是不準備放過董卓,現在能殺自己的也就是董卓了,董卓要是不動手了,那他可怎麼辦啊。
“既欲廢帝,以辯忠奸,為何鬆手,不速殺我?”
聽到李餘的話,董卓恨不得撲到李餘上身上將李餘一口吃下,但又看了一眼李餘背後的一眾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