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狂狼戰隊在第三週的比賽,以兩戰全勝的戰績結束,面對的都是KPL老牌豪強戰隊,並且無論是打ER酷玩戰隊,還是打NS戰隊,連一個小局都沒有輸,一掃前兩週兩連敗的頹勢,讓整個KPL聯盟都感到了震驚。
所有KPL戰隊都感受到了極大的威脅,哪怕之前贏過G狂狼戰隊的Sunday戰隊也是如此。
這一頭被譽為KPL預選賽最大黑馬的戰隊,在這一週終於找回了狀態,向所有人露出了他們利爪和尖牙。
於是沒有意外,幾乎所有戰隊都開始指派專人甚至專門的小組,對G狂狼戰隊進行全方位的研究,以求找到G狂狼戰隊的短板,想要在後面遇到G狂狼戰隊的時候,可以贏下比賽得到寶貴的一分,從而讓自己在未來佔據有利的積分排名位置。
為什麼說是幾乎所有戰隊?因為有兩隻戰隊根本就不需要再去研究G狂狼戰隊,那就是剛剛輸掉比賽的ER酷玩戰隊和NS戰隊。
本屆KPL常規賽是組內單迴圈,組外雙迴圈,這兩隻戰隊與G狂狼戰隊同屬於東部戰隊,他們已經與G狂狼戰隊交手過一次了,所以在後續兩個多月的常規賽時間內,根本就不會再遇到G狂狼戰隊。
KPL聯賽和其他比賽完全不同,因為持續的時間太長,每個戰隊一週最多也就只有兩場比賽,有時甚至會輪空,連續半個月的時間都沒有比賽,所以每個戰隊都必然會被對手研究仔細。
西部蓉城,SC戰隊總部。
在G狂狼戰隊贏下NS戰隊的比賽次日,SC戰隊便調動起了一切資源,開始對G狂狼戰隊進行最深入的研究。
“他們預選賽的每場比賽錄影拿到了嗎?KOC的比賽錄影呢?”
“每個人打職業聯賽前都是做什麼的?這方面的資訊調查到了嗎?”
“他們的Candy以前是輔助?怎麼轉打野了?他們隊內不是已經有了兩個打野嗎,難道是要給泥鰍讓位置嗎?”
“沒理由啊,泥鰍以前在的NB戰隊可是曾輸給了他們,那場比賽對比一下,很容易就能看出來Candy的輔助比泥鰍打的要更好。我覺得這裡面一定藏著更深層的原因,值得挖掘一下。”
“我查到了!Candy以前用過愛笑這個ID,曾經加入過NS戰隊的青訓隊,大概是三年前的事了。”
“繼續挖掘!除了Candy,其他人的資訊調查也不要停。每局比賽的熱點圖和每名選手的位移線路圖匯總統計出來沒有?”
“賽後資料統計好了沒?”
“……”
SC戰隊的資料分析組看似忙得有些亂,但每個人都忙得非常有章法,先整體再個人再整體的對G狂狼戰隊進行詳細剖析,每個活生生的人都變成了一條條資料,被錄入SC戰隊的資料庫,並透過專用軟體進行計算分析,得出更多的資料,而後再與SC戰隊各選手的資料進行對比,綜合比對之後,每個人的大小習慣都暴露無疑,甚至某局比賽的某一個操作是習慣還是靈光一現,都顯露了出來。
資料分析之後的工作相比前面要簡單的多,但任務量卻只多不少,因為後面要做的就是進行陣容嘗試搭配和局內的諸多細節處理,需要以訓練賽的方式進行。
職業戰隊研究一個對手,可不僅僅只是覆盤幾場比賽,看幾個人的常用英雄和賽後資料那麼簡單,是無數人、藉助無數工具、經過無數努力的結果,需要很多常年躲在幕後的人們憑藉成熟經驗並付出極大努力才能做到的。
SC戰隊在這方面的工作走在全KPL聯盟的前面,當初大喬體系稱霸整個KPL,幾乎所有戰隊都拿大喬體系沒轍的時候,是他們第一個找到了破解大喬體系的方法,他們更被譽為連勝終結者,是罕見的實力遠大於名氣的職業戰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