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些人口中正議論的佛會,在大德寺治下的州域之中都會舉行,舉行的地方就在每一個州域的主城。
每三年一次,被奉為大德尚善還真佛聽經會。
傳說在此佛會之中,將會有大德寺的高僧傳經講法,凡有領悟者便是與大德寺有緣,將會受到大德寺高僧的面見。
若是能夠把握機緣,便有可能成為大德寺的一員。
這對於眾多散修來說,無疑是魚躍龍門,畢竟大德寺在寶剎域的霸主地位,毋庸置疑。
當然,能參加佛會的,不管是散修還是有門有派的修士,亦或者是凡俗的普通人,大德寺都是來者不拒。
故而每一次佛會的召開,都是大德寺治下各州域之間的一件大事。
凡是參與佛會的,也會被稱之為信奉者。
聽到這些人的交流,楊桉也頓時明白,難怪專愚老人會選擇讓他等兩個月再把他送過來,原來就是為了讓他參加佛會。
這個機會對於楊桉來說自然是極好,若是其他時候,想要進入大德寺可沒那麼容易。
“若是我等能夠在佛會之中證明自身的慧根,那我等也將是萬中挑一之人,入了大德寺,便是開了成佛門,這等機緣必然要好好珍惜。”
“兩位大師口誦真言,竟也不是大德寺的佛修嗎?難道這寶剎域除了大德寺,竟也有之外的佛堂?”
有人問道,問的就是那兩個僧人,其實這也是楊桉不解的地方。
“阿彌陀佛,我等雖然也是僧,不過都是小廟小佛,如何能比得上大德寺的真佛,於大德寺而言,我們也不過是和你們一樣的俗修罷了。”
“還有這種說法?”
“自然,雖說我等也是僧,但修的實則為道,成的是仙,不倫不類,唯有真傳盡在大德寺中,那裡修的才是經,成的是佛。”
“道與經,仙與佛有何不同?”
這問題似是把那兩個僧人都給問住了,一時有些無言。
看這二人的神色,楊桉心中頓時暗覺有些好笑,恐怕這兩人也是屬於道聽途說,因為大德寺的存在,從而否定了自身的存在。
至於為什麼會這樣,實則還是因為大德寺在寶剎域之中的地位超然。
誰最大,自然是誰說的最有道理。
這其實也和強者制定規則的道理是相通的。
楊桉依舊只是默不作聲的在一旁聽著,而伴隨著商隊的行進,晃晃悠悠的走了大半日,正值夕陽落山之時,也來到了一處山腳下。
有妖魔!
以楊桉真實修為的感知,一下子就察覺到了遠處暗藏妖魔,而且還不少,但眼前這幾個修士都並未察覺到。
不過這些躲藏在暗處的妖魔都只是一些小嘍囉,數量大概也就十多個,最強的也不過是元飼。
“這裡是陰風山的地界,此處妖魔叢生,大家小心點。”
這時,那被商隊請僱而來的修士立刻對商隊的眾人囑咐道,讓眾人生起警惕。
原本正在交流的幾個修士也頓時都停下了言語,打量著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