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暫時的離開了一趟雒縣,劉熙沒有想到,竟是發生瞭如此多的事情,不過,來不及多想這些,最先就是要去後宮,當面與皇后道歉,那一日,他離開雒縣的時候,並沒有提前告知皇后,這讓皇后非常的生氣,齊悅並沒有明說,但是天子看得出,自己離開之後,齊悅是被皇后罵慘了。
故而,在天子笑著走進了後宮的時候,只有去疾,大喊著阿父,衝進了他的懷裡,去疾身材與兄長完全就是相反的,很是嬌小,天子甚至都能單手將他抱起來,小傢伙在天子的懷裡,奶聲奶氣的說道:“我病了,他們逼我喝了很苦很苦的藥,可是我沒有哭!一次都沒有哭哦!”
“哈哈哈,好,我家去疾乃是真正的男兒郎,怎麼能哭呢,好!”,劉熙笑著親了他一口,聽著他說著這段時日內的各種事情,不由得大笑了起來,至於皇后,則是坐在不遠處,也不看劉熙,別過頭去,劉熙抱著去疾,緩緩走到了她的身邊,坐了下來。
“去疾,你阿母怎麼不說話了?”
去疾壓低了聲音,偷偷的說道:“阿母很生氣,說阿父你害的她擔心,還說要三天不理阿父...”
“去疾!”,皇后惱怒的叫了一聲,去疾連忙將身子縮排了劉熙的懷裡,不敢再言語了,劉熙大笑著,又靠近了些,笑著說道:“呂姬啊...你莫要惱怒,我當時太急了,來不及與你說,就過去了,我絕對不會再這樣了,你就勿要生氣了...”
“哼!”
皇后年輕已然不小,額頭上也有了些皺紋,可她還是如當初的那個小女孩般,不悅的冷哼了一聲,劉熙用左手將去疾抱著,伸出右手,又將皇后摟在了懷裡,在天子的懷裡,皇后的雙眼也有些通紅,她不悅的說道:“你又何必如此呢?難道我會攔著你不讓你去麼?”
“以後無論你去哪裡,你都要事先告知我一聲,不許不告而別,知道了麼?”
“知道啦!”,劉熙咧嘴笑著,懷裡摟著自己的世界,臉上洋溢著的全部都是幸福。
只是休歇了一日,便有大臣前來厚德殿了,劉熙早早的起了身,看著還沒有醒來的皇后,在她的耳邊輕輕說了一句,“朕要去厚德殿啦!”,這才起身離開了後宮,換了身衣裳,來到了厚德殿內,便看到了早已等候著他的諸葛亮,劉熙笑著走上前去,拉著諸葛亮的手。
“孔明啊!你來了!許久不見,你看看你,都黑了這麼多,想來姑姑定會罵我..”,劉熙說著,兩人又坐了下來,諸葛亮這才說道:“陛下,臣已到來多時,也不知陛下去了何處,齊老公也不願告知...”,兩人這麼一坐下來,便是聊了起來,他們有太多的話要聊。
從貴霜之戰,聊到了如今廟堂的局勢,劉熙甚至說起了自己在民間的所見所聞,兩人這麼一聊,便是聊了兩三個時辰,又一同去吃了飯,再次回到了厚德殿內,兩人這才開始聊起了正事,諸葛亮認真的說道:“陛下,律法的成效,可見一般,陛下離去幾個月,可廟堂諸事卻還是能正常的執行...”
“這正是說明,如今的律法,制度,乃是最為適合當今天下的...還是得多感謝郭令公,荀令公啊...不過,如今貴霜初平,尚且還需要很多事情要處置,貴霜與大漢皆然不同,光是如何對待那些貴族,就是一個大問題,臣原先是想要廢除他們原先的社會等級,可是這太難了...”
“陛下不知啊,就是那些最低等級的賤民,都不肯廢除這條例,甚至苦苦哀求,說這些都是他們應該遭受的,說這是什麼神的旨意...唉...”,諸葛亮搖著頭,心裡滿是憤恨。
劉熙笑了起來,搖著頭,說道:“看來,仲長統最適合前往貴霜去執政一段時日啊。”
諸葛亮被嚇了一跳,急忙搖著頭,說道:“不可,陛下,若是仲長統去了貴霜,只怕用不了幾天,他就能讓貴霜再次陷入動盪之中,處處都是叛亂,對於貴霜,不能使用仲長統這樣的猛藥,還是得慢慢的治理...臣這幾日與仲達商談了許久,這才有了一個好的辦法...”
“仲長統與龐君他們幾個不是一直在提議,不要將百姓們侷限在一個地方麼?我們就在貴霜施行他們的這個方案,首先,就是允許貴霜百姓四處走動,最好,他們也能來中原看一看,我覺得,若是他們能看到這裡的情況,腦海裡那些根深蒂固的東西,就能被動搖...”
“另外,就是移民了,從西州等地,進行移民,將一些囚徒,遷徙到貴霜去,在貴霜建立諸多個新縣城,在這些縣城內施行廢除種姓制度的法案,一點點的進行攻陷,臣覺得,遲早能讓貴霜人都接受這些看法,另外就是教育開化,荀相在倭島治政,他逝世之前,曾留下文書給我...”
劉熙點了點頭,那本書,還是由他親自交予諸葛亮的。
諸葛亮感慨道:“荀相似乎早就知道,我會遇到這麼一天,他的書裡,都是一些對於蠻夷之地的開化之事,讀了荀相的書,我是感觸頗深,故而,我希望陛下能夠將開化貴霜的事情,交予我來做,我能給與那些年輕人一些建議,既能培養他們,也能解決貴霜的事情。”
劉熙點了點頭,說道:“可以。”
諸葛亮又說道:“我認為,當務之急,便是在貴霜設官學,從下一代開始抓起,這便是荀相所說的,只要下一代的貴霜人能夠讀著大漢之文書長大,接受我聖人之道,貴霜原先的那些陋俗,都會隨著如今這些人的逝世而離去...”
諸葛亮隨後又說起了自己的諸多政策,大多都是對貴霜的,不只是在開化上,還有就是在農業上的,貴霜的土地實在太適合開發了,這裡的糧食多熟,只要能夠推廣先進的農業技術,可以說,以後的大漢,起碼在糧食方面,是不用太過於擔心的。
奈何,就是大漢的戶籍還是太少,不能支援太大規模的移民,想要將大漢周圍這些地區變成真正的漢土,只怕還是要花費百年的時間,不過,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大漢的未來,定然會更加的強盛,諸葛亮說著這些,劉熙心中大喜,對於諸葛亮的做多方法,也表示贊同。
說完了貴霜的事情,諸葛亮又說起了國內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