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粒子束武器,在其上空完成了首戰。這是跨越1200公里的支援。
相對於行星重炮那種依賴α文明在地心汲取能源的存在,這種可控粒子束是人類吃透了的技術,由核聚變電站供能的武器。
在首戰中就精確擊毀了六十七艘處於展開狀態的δ文明轟炸戰艦。
這些沒有切防護罩狀態的戰艦,就是那麼脆。城穹系統的防禦和進攻是一體的,δ的戰艦又何嘗不是呢?
接下來的四年中,人類科技進入井噴期,空天戰機,能量雷達,各種各樣的先進武器眼花繚亂的出現。
時代已經不再是幾年前人類帶著龜縮心態,拿著不懂的城穹系統能量亂轟的情形了,而是勇敢的走出城穹防禦,積極主動尋找敵人武備弱點以及最脆弱的時期。
一個又一個軍團逐漸掌握了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排程、有效打擊、快速撤退的戰法。
這就如同人類一萬年前,鬥倒所有大型猛獸最終佔據這個星球的原因一樣。
人類會揚長:在大型獵食者因食物缺乏不得不冬眠的劣勢期進行狩獵,會馴化動物利用其嗅覺對其活動規律判斷,會製造陷阱產生地利抵消對手的爪牙之利。
會避短:受傷的人回到洞穴中療養,女性和孩童,也躲在防禦完備的居住地進行實力蓄積。
……
當然,盤明星最終的勝利,還是α文明的到來。
3.4光年外,那個恢弘的未知戰艦展開,發出了致命的炮擊(由於光速不變理論,這個控制亞光速粒子流的巨大設施被盤明星的觀察者看到的時候,一切早就發生過了)。
盤明星的人類從未見過,如此完美的打擊。
恢弘的光束從35.2度斜角入射太陽系,宛如幾何劃線一樣,分為了三波,其中兩撥最強的直接命中農星和雷星。
這兩顆氣態大行星,在一瞬間擁有了成為恆星的條件,內部核聚變被引動,六個小時後散發出微紅的光芒,表面溫度達到了一千度,將這兩顆星球來了一次徹底的殺菌。
而奔向盤明星的那一束光芒,宛如竹籤插串串一樣,將那最大的戰艦從頭到尾打對穿,光芒甚至透過了厚厚的結構層。這一刻,δ那巨大的母艦宛如夏夜的螢火蟲‘熠熠生輝’。
在月球內軌道上的德爾塔母艦被打擊四個小時後。
人類重新展開觀察望遠鏡,看到母艦徹底解體的畫面。內部已經全部氣化,就僅僅剩下一個外殼了。
至於外大氣層上那些戰艦叢集,被分出的一束束光束,在四飛秒的時間內全部蕩平。就連人類都沒有探測到的隱身戰艦也都沒逃過。
光束能量是如此大,那些在大氣層內殲滅戰艦的每一束分火力,當量都有兩萬噸朝上。
人類幸虧在戰役前,得到了通知,解鎖了城穹系統上限,進行過載,讓城穹系統在最後一刻籠罩全球,剛好能抵擋這次炮擊的餘波,使得外大氣層臭氧不至於被伽馬射線流破壞,導致生態災難。
當然如此巧妙的情況,更可能是α文明有意控制了能量束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