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礦的車子只有三輛,都是以前陳無志等團伙留下來的,不但做工粗糙,只有兩個輪子和一個鐵架子,上面再裝一個鐵盒子。
推起來老重,要不是一路下坡,一個人根本就推不動。儘管如此,兩百斤左右的礦推起來相當吃力。
一天可以開採100車,按照300塊一噸來計算,10噸就是3000塊錢,除去十個人的工錢300塊,一天的利潤就是2700塊。
鄭八斤粗略算了下利潤,鄒正常就有些自我滿足起來,算出了一年的利潤是多少。
趙茜抑制住心中的狂喜,提出一個疑問,一噸真能賣三百?
鄭八斤暗自吐槽:看你這點出息,不就是三毛錢一公斤嗎?比煤炭都貴不了許多,算是賤賣了。
就在今年,物價就會上漲,要不是急著用錢,我還不想賣,留著上漲呢!
這只是在國內,對於國際而言,成品去年就達到了2700,而且,還是米元。
今年國際上反而降價,99年最低達到1600米元。
這些都不是事,重要的是,國內的用量會增加,價格再低也是供不應求,只要你開採得出來,一定不愁賣。
正當鄒正常有些沾沾自喜,以為發財只要年半的時候,鄭八斤又說道:“實際上,一天的利潤並沒有這麼多,要除去這幾天的費用,以及我們安置的那幾個人。當然了,還有裝置得更換,車就不用換了,到時直接弄個傳送帶,要花去大量的錢,可能一年的利潤都不夠。”
趙茜點了點頭,說道:“你說的對,要有個長遠的規劃,不要只想著眼前利益。”
鄒正常本來還想著,用一年的利潤,先買輛車子,出行比較方便,但是,這會兒聽了趙茜的話後,只好打住,聽著兩人講規劃。
鄭八斤帶著兩人,一路向西,邊走邊談。
“對了,這傳送帶想用什麼材料?”趙茜正色說道。
“因為是下坡,而且,也只是一個過渡,不宜用太好的材料,鋪上一層鐵皮就可以將就著用,如果遇上有的地方卡住,再找幾個人,專門負責清理。我想過了,享受待遇的那些人,不管他是不是受了傷,依然可以做這種手上活,就讓他們負責清理。”鄭八斤也不再開玩笑。
“怎麼又是臨時性的,能不能一次性做一個長遠的計劃?”趙茜有些疑惑地問道。
“我也想做個長遠的計劃,但是,現在不是沒錢嗎?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當然,還要請趙鄉長協調一下,儘快把高壓電拉通,不然,什麼長遠計劃都是空談。”鄭八斤再度給趙茜提出了一個要求。
在前世的記憶裡,黃犁村是99年才通電的,而且,電壓不穩,三天兩頭停電。
這一世,如果因為自己的出現,可以抓緊時間接一條專線給礦山,村民自然也可以沾點光,照一下明不成問題,那就是功德一件。
趙茜有些為難。
電是另一個系統在管,根本就不會買她一個小小的鄉長的賬。
她已經查過了,鄉政裡的電都是三天兩頭拖後腿。
鄒正常自然更清楚,特別是冬天,年關將至的時候,用電量大。為了保證村民用電,他沒少向管電的人送土特產。
不然的話,這電就是晚上三點鐘來一會兒,天不亮就停了。村民們想要碾點米過年,只能是熬更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