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淚虹和白秋池在廚房忙碌著,他們正在做花糕。花糕是花朝節必備的食物,用採集來的百花,和米一起搗碎,蒸製成糕。
珍晴她們負責清洗帶著清香的花瓣,白秋池負責搗碎米的力氣活,羽淚虹和謝靖瑤則把準備好的花瓣不斷地往白秋池搗米的桶裡撒花瓣。
蒸汽騰騰,如仙境一般。
鮮花糕一出爐,整個廚房都籠罩在清新的花香中。
羽淚虹馬上讓珍晴她們把做好的鮮花糕給羽滄和羽藍生她們各送一份。
----------------------------------------------------------------------------------------------------
“靖瑤姐姐,你今天都沒有出門啊?”羽淚虹問道。
“是啊,我可不像你們那麼有閒情逸致。”謝靖瑤開著玩笑,用很曖昧的眼神望著他們,弄得他們倆都好意思了。
“晚上你和我們一起去提燈遊行吧。”羽淚虹邀請道。
“這又是什麼活動?”
“這還有一個故事呢。”羽淚虹笑著說。
大家邊吃剛剛做好的鮮花糕,喝著鮮花茶,邊聽羽淚虹講故事。
“相傳在唐朝天寶年間,有位名叫崔玄微的花迷,遠近聞名。某年二月之夜,一群百花之精幻變的豔麗女子入其花園,對他說本欲迎春怒放,可封姨(風神)出頭阻撓,故請他幫忙解難。崔氏遵彼指教,置備彩帛,畫日月星辰其上。二月二十一日五更時分,他將彩帛懸於園中的花枝上。屆時果然狂風大作,但枝上花卉有彩帛護持,一朵也沒被吹落。喜愛花卉者爭相仿效,因以成俗。由於懸彩護花的時間必須安排在五更,故稱‘花朝’。”
“英雄護花,還真是個很浪漫的故事啊。”謝靖瑤感嘆道。
“所以我們都在夜晚聚眾提燈遊行,這個燈就叫做‘花神燈’。還可以在花樹枝梢上張掛‘花神燈’,燈火與紅花綠枝相映成趣,也是很美的。正所謂‘春到花朝染碧叢,枝梢剪綵嫋東風。蒸霞五色飛晴塢,畫閣開尊助賞紅。’”
“聽起來挺有意思的。”
“女孩子還會貼紅紙紅線或五彩紙,綢帶在花枝上,即獻給花神的禮物來裝扮花神,憑自己的喜好裝飾花樹打扮的越漂亮者為魁,邊祈福,邊賞花。”羽淚虹看謝靖瑤來了興趣,想多說一些活動吸引她參加。
“我們‘賞紅’的這個習俗,既能夠賞花、護花,還可以間接祭祀花神和本花,為自己和家人祈福,還是一個比賽呢!”
“我會去的,不過呢,我不和你們去。”謝靖瑤壞笑一下,“你們兩個去看花魁吧,我另外有安排!”
-----------------------------------------------------------------------------------------------------------------------
街上的燈火明亮,宛如白晝。
人山人海的,堪比元宵節燈會。
今晚的燈主要都是花卉形狀的燈,還有許多鮮花盆栽。
在清泉街中心,有一個被鮮花簇擁的舞臺,連續不斷有歌舞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