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莊,老祖宗正坐在地坪裡一邊曬太陽、一邊編著竹籮筐。
旁邊紀嚴明他們幾個老一輩的人也在編著盤箕或是揹簍。
全是靈巧熟練的竹篾活兒,顯然是為今年農事做準備。
至於是不是過元宵節,對他們來說並不重要。
莊子上的清閒與常年沉澱下來的耐心,他們只是在享受這樣閒適的鄉野生活罷了。
年輕一代和二代們,則是都放出去闖蕩了。
還有年紀小的則留在莊子上或是村子裡,讀書習武。
莊子上下,一片祥和。
只不過在看到車馬過來,老祖宗就嘆了口氣。
“這孩子,也不知道為何這麼著急,總感覺她還有什麼計劃沒有說出來。”
“過往我的教導,都拋到腦後了。”
讓她回府韜光養晦,行事要低調、莫要心急。
如今卻是越來越展露鋒芒了,行事也老練,一點也不像個這年紀的小姑娘。
“這丫頭,怕是想將伯府的擔子背上自己身,為錚兒多爭一些無憂無慮長大的時間。”
紀嚴明緩緩說出他的看法。
其他幾人皆是看了他一眼,有些詫異,又有些認同。
“不管如何,這孩子憑著自己的努力租鋪子開起小吃鋪,再到如今這麼大的生意盤子。”
“雖說有大家的幫手,但也是在她的努力帶動下才成就起來的。”
“這是她的本事,也是她的功勞,她有什麼想法,不如邊走邊看?”
李常青也忙道。
從前年接手小丫頭的莊子再到釀石榴酒以來,他自是感觸頗深的。
老爺子擔心孩子的路走得太急,怕摔著了吃虧。
但他覺得,孩子雖走得急,身邊不一直有他們這些長輩看著麼。
還有青俠他們幾個跟著呢,不必擔心這些的。
不過,老爺子似乎有些覺察到什麼,只是還不太明白為何。
因而,他們叫了林勝華過來,將這丫頭所有生意和產業都梳理了一遍。
在錢莊辦了手續,以後取大額款項時,也是他們這邊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