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頭有一萬多兩現銀,是想在京城開精品鋪子的,但目前這點本錢還不夠看。”
“若一直擱在手中也是閒置,更不划算。”
“若拿去挑合適的地方和時機,增加幾家酒樓也能早些賺錢。”
“就以借款開鋪立帳,以後每月分攤債務,按季度還與我便是。”
“我想了三天只想到這麼個辦法。”
陸微雨說到這裡時,無奈地笑了笑。
正在吃著西瓜的林勝華卻讚許地呵呵一笑。
“大小姐這麼做才是正確的,雖說無法在年內將本錢全部還清,但……”
“北線並不是京城,鋪價低了很多,生意只要做起來,要還錢還是容易的。”
“假設此去四城,盤鋪開兩家酒樓,租鋪開四家酒樓。”
“只要經營得當,又有咱們家的酒可以先賒帳的優勢,前期生意定能穩定做起來。”
“年內若能還上一半欠債……”
“大小姐就算不能如期在京開那家鋪子,卻能得到外地四家酒樓或是兩家酒樓產業。”
“今年能增加這幾家酒樓,再與大家的合夥,大小姐的目標其實已經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等我這趟回來,看京城這邊鋪子與作坊的總營收如何,儘量湊出一些本錢來。”
“大小姐也不必執著於酒樓賺進的錢只能開酒樓、作坊賺進的錢只能開作坊。”
“真要說起來,目前一應開鋪建作坊的本錢,不都是大小姐拿出來的嗎。”
“若等它們自己生錢拓展生意,今年就不可能,等明年又晚了。”
“因此,咱們就按三條線湊一湊。”
“一個是大小姐繼續自己湊本錢、一個是北線的酒樓還回的一半欠債。”
“一個是京城這邊不管是鋪子、作坊還是莊子,到時所有利益能拿得出來的現銀湊一湊。”
“若還不夠就想辦法再借一點,爭取年關前將那鋪子開起來,趕上年關生意總能回些本。”
“我問過父兄,精品鋪子要的是品種琳琅滿目,每一個品種其實不需要囤太多貨。”
“但供貨渠道、作坊一定要有可靠合作的人脈,若客人要貨多,可以訂貨、送貨上門。”
“可以做品種豐富也可以做特色,但不能讓客人進了鋪中卻覺得無貨、貨比不了三家。”
“若就近有供貨商,可以隨時補貨,就不需要太多成本自己大量囤貨了。”
“比如東家有酒、西家有茶、南家有菜、北家有飯,你把四家貨一湊,就能好好擺上一桌席面待客了。”
林勝華舉了個形象的例子,並不擔心大小姐聽不聽得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