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蟻賊> 第八卷 干戈斧鉞耀天日 52 二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卷 干戈斧鉞耀天日 52 二見 (1 / 3)

鄧舍來入後院,依照慣例,先去了羅官奴院裡。羅官奴那裡,李寶口也在,淡淡的說了幾句,繼而便接著去了續阿水房中。一番雲雨,不必細說。事畢,兩人聊天,續阿水體貼小意,問道:“夫君,好像看起來您有些鬱郁,莫非適才用的角先生不太合手感?又或者那串珠嫌太短?”

鄧舍啼笑皆非,說道:“你都想哪兒去了?我只是有點心事罷了。”

“什麼心事?”

“軍國重事。”

“可否說與奴家聽聽?”

“你婦道人家,還是不聽為好。”

說著話,鄧舍轉臉看了一眼續阿水,見她玉腿橫陳,薄薄的錦被掩不住身段玲瓏,因為才巫山遊過,額頭上尚有細細的汗水未下。案几上紅燭一映,端得滿室春色。雖然誘人,但他這會兒的思緒卻已不在此中。

傍晚前,透過和洪繼勳的議論,已經明確了察罕的策略。

很明顯,察罕帖木兒是想用棣州城來牽制益都,哪怕行成拉鋸戰也在所不惜。總而言之,不讓鄧舍有精力全力以赴濟寧戰場,從而給其奪回鉅野爭取時間。別看鄧舍與洪繼勳說的輕巧,滿不在乎;但是,其實察罕這一招兒確實算是毒辣。為什麼?鄧舍可以不在乎,他能看出李察罕的用意,然而益都城裡的文武、百姓呢?必會因此而人心惶惶。

打仗,打的就是人。人心惶惶了,這仗難免就會有點懸乎。

要想穩操勝券,把士氣、民心穩定下來,就眼下來看,別無它法。鄧舍若有所思地把視線轉向了窗外。窗外西南,千餘里外,金陵城中。

若是方從哲能說動朱元璋,促使金陵出軍,與益都遙相呼應,那麼察罕帖木兒就算是再調兵遣將,在濟寧、乃至河南戰場都定然還是會落在下風,那麼自然而然,益都城內、山東腹地等處的文武百姓也就穩下來了。

鄧舍對方從哲的出使本來是沒有抱希望的,但戰事發展至今,變化十分出人意料,便不說棣州,尤其是孛羅帖木兒的落敗委實太快。如今只憑海東之力,斷難是察罕對手。

所以,現如今對方從哲,鄧舍是沒希望也要有希望,免不了會將之想起。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差不多便在同一時間,方從哲也在臨窗觀望。

只不過他看的不是益都方向,而是所居小院門扉的方向。山東的雨停了,金陵的雨也早已停下。瓦藍的夜空中一覽無雲,繁星點點,一彎上弦月發出淡淡的清輝,灑落人間,院子裡樹影重重,青石板上暗生露珠。

這座小院,是朱元璋特地撥給他的。

自上次見過朱元璋一次後,連著多日,方從哲都沒有再能得到召見。

即便是上次的相見,也是沒說多大一會兒的話,連許多準備的說辭都還沒有機會說出,朱元璋就藉口有緊急軍務,更衣先走。要說起來,方從哲為海東已出使多次,不管是見張士誠、抑或是見孛羅帖木兒,皆為一次搞定,從來沒有這麼費事兒過。不過,他這個人,是越遇見挫折反而越有鬥志。因此來金陵之前他是自信滿滿,現在,他依然還是自信滿滿。

他堅信,舌粲蓮花。他缺少的,只是一次與朱元璋長談、深談的機會。

雖說朱元璋與鄧舍同為宋臣,但是方從哲也很清楚,指望這層關係去說服金陵出軍絕對沒什麼可能。對朱元璋的想法,他猜測得一清二楚。和鄧舍一樣,朱元璋堪稱雄主。何謂“雄主”?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現實”。換而言之,就是“求利”。要想說動金陵出軍,必須得給朱元璋“利”,必須得讓他覺得“有利可圖”。要不然,請金陵聯手之事定然是為難行。

這也許就是為什麼朱元璋在見過他一次後,雖然連著幾天都不曾再召見他,但是卻又不肯送他回去益都。因為海東與察罕的戰事讓朱元璋看到了“利”,可是很顯然,眼前的這點“利”又不足以動他之心。簡而言之,朱元璋還處在猶豫中,把話說的更明一點,他還處在觀望之中。

昨天,趙過攻下鉅野的訊息由通政司的人八百里加急送來了金陵。

接到這條訊息後,方從哲敏銳地感覺到,朱元璋的再次召見肯定近在眼前了。所以,從昨天到今夜,即便睡覺時候,他也總是穿戴得整整齊齊,以免在得到召見的時候臨時慌亂。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