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八卷 干戈斧鉞耀天日 129 克徐(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卷 干戈斧鉞耀天日 129 克徐(中) (2 / 3)

在同微山湖燕軍會師後,重新再把部隊分成兩支。

一支以微山湖的燕軍為主,“盡執旗幟”,不但執微山湖部隊的旗幟,而且把楊、胡諸將的旗幟也大多交給他們,詐為主力,便就駐紮在徐州城北、兼顧徐州城東,以為“疑兵”。

同時,真正的主力,也就是楊、胡、高、傅麾下的這近五千人,卻少打旗幟,繞過徐州,駐紮到城南去。

“城南,乃徐州通往浙西之路,也就是徐州軍的退路。既然城北、城東已有我軍的‘主力’瀰山遍野,氣勢逼人;那麼,則無論徐州軍敢不敢與我軍戰,不管他們有沒有膽色出城野戰,首先一條,他們肯定都會千方百計地想把本軍的退路奪回。否則,一來我軍挾單州大勝的威風南下,出其不意;二來,他們的退路又被掌控在我軍手中,則其城中守軍計程車氣也就可想而知,必定低迷了。而士氣一旦低迷,則城池又如何守之?”

所以說,只要燕軍擺出扼其歸路的架勢,潘賢二算定了徐州守軍就百分百地會出城與戰。

當然了,如果被徐州守軍知道,扼其歸路的是燕軍主力,也許他們還會猶豫一番;可如今用了“疑兵之計”,就等同告訴了城中守將扼在此處的是弱勢之軍。守將“見獵心喜”,又如何能按捺得住攻擊之意?

《孫子》有云:“夫地形也,兵之助也。料敵制勝,計險厄遠近,上將之道也。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

戰場交鋒,很多時候鬥智鬥勇,比拼的都是對敵人心思的把握,即所謂之“料敵”。為何說“攻心為上”呢?對敵人的心思越瞭解,把握得越透徹,獲勝的可能性就會越大。甚至在許多時候,仗還沒開始打,智者就能判斷出:“此戰我軍必勝”。這與計策高明與否其實沒有太大的關係,而全在對敵人心思之把握是否透徹!

又正如一句詩所說:“料敵知機在方寸,不勞心力講《陰符》”。潘賢二之此計,正為是矣!

……

夜色深沉,亥時三刻。

徐州城樓,宋興祖剛剛重又檢查了一遍諸項守城設施,因忙碌了一天,有些疲倦,才準備休息片刻,有探馬緊急來報。

“報!元帥。”

“何事驚惶?”

“大事不好。”

“講來。”

“燕軍楊、胡、高、傅部與微山湖燕軍會師在我城北。”

“此事本將已知。不是多個半個時辰前他們就已經會師了麼?何必這般大驚小怪,再次來報?”

“便在方才,會師後的燕軍分出了一路人馬,徑往我城南去了!”

宋興祖本來是側臥在胡床上的,聞言失驚,不由起身,急聲問道:“有路燕軍往城南去了?”

“正是。”

“帶軍者何人?可是楊、胡、高、傅?”

“都不是。小人遠觀其軍旗,見旗幟上寫有一個‘柳’字。”

“柳?……。”宋興祖蹙眉思忖,轉問邊兒上的幕僚,“燕軍中有何柳姓大將?”

“姓柳的,……。好像沒有什麼名將。只有一個叫柳三的副千戶,極擅吹笛,似乎頗得燕王欣賞。”

不是隻海東有通政司的,浙西也自有他們的情報系統。所以,柳三雖然只是個副千戶,但因曾受過鄧舍的接見,在浙軍中倒也是頗有些人曉得他名頭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