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不多講,只說燕軍各營,按照軍令,在才過了蕭縣二三十里後,又就地駐紮,權做歇息。
柳三和姓程的幕僚仍舊是在隊尾,只不過,此時兩個人卻都沒有了說話的興致。
一方面,這姓程的幕僚畢竟是個文官兒,雖然已經經歷過不少的戰事了,可臨到開戰,受三軍上下嚴肅鄭重的氣氛一影響,難免還是會有些緊張激動。
而另一方面,柳三則是在心裡琢磨:趙過、潘賢二的攻徐之計到底是什麼?怎麼就非得要在半路上等微山湖一帶的燕軍南下?就不能到徐州城下等候?
……
燕軍剛過蕭縣,便就地駐紮、暫停前進的訊息很快傳到了徐州城裡。
宋興祖聞訊之後,好像是得到了一個多麼有力的證據似的,頓時大喜,拿了軍報就想去找陸聚,但剛走了幾步就改變了主意,叫來個親兵,把軍報遞給,命令說道:“拿去,給老陸看看!燕軍一路雖氣勢洶洶,但是如今快到徐州了,卻反而躊躇不進。說明什麼?說明戰意不堅!已是遠來,士卒疲憊;又無戰意,畏縮不前。既然如此,此戰我軍尚有何懼?”
親兵接令出去。
邊兒上有個幕僚,忖思說道:“元帥,楊、胡、高、傅皆是為海東猛將,有他們四人帶隊,按理說,燕軍不該如此畏縮啊!會不會?此中有詐?”
“燕軍兩路,不過萬餘人,一切都清清楚楚,盡在本將的掌握之中。他們能有何詐計?況我為主軍,各方皆熟;彼為客軍,人生地疏。即便就算是他們有詐,又能如何?”
“元帥還是三思為好。”
“你不必多說了!徐州地當要衝,扼守淮泗,地理形勢非常的重要。主公早就想將此城掌控,卻就因為陸聚這廝,一直不得其便。此番燕軍來犯,也許對爾等來說是個危機;對本將而言,卻是一個天大的良機!”
“良機?”
“不錯。正好趁機把陸聚這廝趕出去!從而使我軍獨佔此城。哼哼,待我軍大勝、獨佔城池的捷報傳到松江後,說不定主公會多麼歡喜呢!”
張士誠待臣屬向來是寬厚、大方,若是聽說手下有人立下了這麼大的一個功勞,肯定不會虧待了功臣。想到美處,宋興祖哈哈大笑:“來人!”
帳下諸將皆道:“末將在。”
“且隨本將上城樓,巡查城防!”
正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
燕軍暫停本是為了等待微山湖一帶的部隊,卻不料竟讓宋興祖產生了這樣一個誤解,竟以為燕軍是怯戰。戰場之事,本就瞬息萬變。由此卻也可見,這打仗,確實不是一件易事。又正所謂:紙上談兵容易,知易行卻困難。
……
燕軍。
日頭一點點的西沉,士卒們就地安靜的休息。
薄暮時分,又有一位傳令官來到了後軍,給柳三傳令:“將軍令:命副千戶以上即刻趕去中軍,召開戰前軍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