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蟻賊> 第八卷 干戈斧鉞耀天日 128 克徐(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卷 干戈斧鉞耀天日 128 克徐(上) (1 / 3)

。。。剛發現多了一個打賞。這麼幾天沒更,還能得到打賞,實在是慚愧啊。。。

——

燕軍陣裡。

那姓程的幕僚雖然在名義上說是專程前來傳話的,但其中卻也並不排除有那麼一點點監軍的意思在內,所以,肯定不會傳過了話就走,當下便也隨在軍中。待到三軍飯後,休息過了,楊萬虎、胡忠、高延世、傅友德諸將傳下軍令,命各軍拔營,繞過蕭縣,繼續往徐州方向前進。

過了蕭縣,距離徐州不過幾十里地,說遠不遠、說近不近。若是騎兵或許小半天就能趕到,但現如今軍中主力卻是步卒,這行軍的速度不免就因此放慢,掐算時間,縱使趕得再快,到徐州城下估計也要入夜之後了。

一路之上,這姓程的幕僚倒也識趣,對軍事一言不發,任憑諸將排程。因諸將都忙,沒空招呼他,他自己落在了隊尾,卻是尋著了柳三。

既為幕僚,這姓程的當然是個讀書人,說實話,也和楊、胡、傅、高這些粗人沒什麼共同語言,但柳三就不同了。

“風流倜儻柳三郎”,柳三擅長吹笛的美名那可早就是海東上下皆知了,就連鄧舍都曾經稱讚過他,何況這姓程的呢?用他對柳三說的話來講,“此一番可謂是專程慕名而來”。

而柳三負責殿後,確實也沒有太多的事情可忙,因此了,別的將校都忙得腳打後腦勺,相比之下,他們兩人倒是悠閒自在。

一個戎裝,一個儒服,在旌旗蔽天、槍戈如林的行軍隊伍裡,並轡徐行。戎裝少年,唇紅齒白,時不時拿起長笛吹上一曲;儒服長者,年紀雖然稍大,卻也長鬚飄飄頗是瀟灑,時而指點風景,時而搖頭晃腦欣賞笛音。

柳三脾氣好,頗得人望,又時不時會有從旁邊經過計程車卒高聲叫喊:“柳將軍,換一曲!”不止對他兩人而言,即便對士卒們而言,本該是十分艱苦枯燥的行軍,卻也在無意之中,因此而多了幾分樂趣。

盛夏的碧野之上,笛聲悠揚。一眼望不到盡頭的部隊,腳步橐橐,行進在蔚藍的天空下,行進在燦爛的陽光中。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柳將軍的這一曲《歸去來》,靈氣逼人,蕭然有出塵之姿,實在是深得陶靖節之味。若是五柳先生復生,必以將軍為知己矣!在下久聞在咱們軍中有一位瀟灑柳三郎,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只是柳將軍,在下在你的笛聲中,卻好似在出塵之外,又聽到了一點惆悵之意,不知是為何故?可是將軍有何心事麼?”

“陶靖節”、“五柳先生”,說的都是陶淵明。“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是陶淵明《歸去來兮辭》裡的幾句。而至於柳三所吹之笛子曲《歸去來》,則卻是流傳在山東地區的一首古曲,是柳三來到山東後,不久前才剛剛學會的。

柳三放下長笛,笑道:“高山流水,程先生真乃善聽音者。不錯,適才吹曲之時,俺因見這道路兩邊,良田多有荒廢,故此心中悽然,這笛聲便不由有些轉調了。”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陶淵明志在悠然南山,他的這篇《歸去來兮辭》本來講的是田園生活之樂,但是放到當下,聯絡眼前,“田園將蕪”四個字,卻也確實不免會引起觀者之感慨。

姓程的幕僚肅然起敬,拱手說道:“將軍不止風流、善戰,更且心存天下蒼生。有此一念,實已為百姓之福!古之名將,不過如此!”

柳三冰雪聰明,聞絃歌而知雅意,當即明白了他的意思。

這姓程的不外乎就是想說:“你柳三是個帶兵打仗的將軍,如果真的能夠做到時刻心存天下蒼生,顧惜百姓的生存不易,在平時行軍、戰鬥的時候多做注意的話,軍紀嚴點,不要擾民,就當真是老百姓的福氣了。”

“‘名將’二字,實不敢當。先生謬讚,謬讚了。柳三不才,本出身勾欄間,世為賤籍,僥倖得主公青睞,竟不以卑鄙,拔擢行伍,寄託以重望,現居副千戶之職。得此深恩,俺柳三自然謹慎為要,事事小心,為報君恩,萬死尚且不辭,何況愛護百姓?這本來就是俺從軍之本意,也更是主公起兵、弔民伐罪之目的。不用先生說,我也會時刻注意的。”

姓程的只是個幕僚,地位不高,但他這個幕僚卻是趙過身邊的親信,和柳三的這些對話保不齊就會傳到趙過的耳中,而一旦傳到趙過的耳中,也就和傳到鄧舍的耳中沒什麼區別了。所以,柳三的這番回答很是正式。

姓程的笑了笑,正要開口說話,突然前邊馳來一騎。

柳三眼快,看見了,忙勒住坐騎,跳下馬來,迎在路邊。原來這來人卻是楊萬虎的傳令官:“將軍令:命全營暫停前進,就地駐紮。”

柳三一愣,往前招了招,距離徐州還遠,估計尚得二三十里地,又抬頭望望天色,已過申時。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