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八卷 干戈斧鉞耀天日 98 日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卷 干戈斧鉞耀天日 98 日中 (2 / 3)

奔馬對重鎧;刀槍對長斧。

面對鐵罐子似的鐵甲士,騎兵們頓時便有了無處下手的感覺。

他們在陣中鏖戰至今,坐騎的衝擊速度早就不如最初;而且,因為場地的狹窄,四周還有元卒的包圍,也不可能有足夠的空地來再讓他們從容地提升馬速。一邊是養精蓄銳、有重甲保護;一邊是激戰已久,馬力漸疲。

鐵甲營向前推進,周邊的元軍士卒保持包圍,可供吳軍騎兵馳騁的空地越來越窄。鐵甲營後的火銃、弓弩手相繼就位,開始發射弓弩、火銃。

近距離下,這些武器,特別是強弩的威力非常大,能夠貫穿整個鎧甲,若在平地上射中了人,甚至可以把整個人都釘在地上。其巨大的衝擊力,哪怕是如現在面對騎兵,如果射中合適位置,也完全可以將戰馬掀翻。

眨眼間,吳騎接連中箭。

元軍的這支火銃、弓弩手是王保保從“神弩軍”中調來的。“神弩軍”為下萬戶,現存三千來人,有五個千戶的編制。其中最精銳的有兩個,皆有獨立的編號,一個號稱“射騎”,一個號稱“材官”。

“材官”,是西漢時弩兵的一種名稱。“射騎”,用的則是三國麴義的一段故事。袁紹與公孫瓚在界橋大戰,麴義用強弩千張,大敗公孫瓚的萬餘騎兵。公孫瓚麾下鼎鼎大名的“白馬義從”就是因為此戰一蹶不振。

“材官”與“射騎”兩千戶雖說都是弓弩、火銃手,但是卻分別有各自不同的擅長,前者擅與步卒野戰,後者擅與騎兵野戰。當日趙過攻打鉅野,“射騎營”對上的是佟生養,給女真騎兵曾經造成過不小的傷亡。

現在,又和鐵甲營聯手,對付上了常遇春。

常遇春的親兵隊長常二一邊隨著常遇春控韁兜轉,保持馬速,一邊大聲地說道:“將軍!我部入陣已有多時,弟兄們累的不輕,坐騎也都很疲累。韃子調來了鐵甲營、神弩軍,咱們是輕騎,怕難與爭鋒啊!”

常遇春鼻孔裡哼了一聲,說道:“怎麼?”

“要不?先撤吧!”

“撤?咱們如今深入敵陣數百步,往哪裡撤?一旦後撤,前後左右都是敵人,必敗!只有鼓勇向前,把對面的韃子擊退,才有求活的可能!”

常二說道:“鐵甲軍盡重甲,神弩軍皆強弩,怎麼才能擊退?”

“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

常遇春避開一支激射過來的弩矢,聽見身後有人發出一聲慘呼。卻是他避開了,後頭之人沒能避開,應矢墜馬,摔倒地上,砸出一股塵煙。

他用長矛點了點常二,命令說道:“給你十騎,先去沖沖鐵甲陣,看看狗日們的能耐!”

迎著越來越密集的箭矢,常二應命馳出。指派給他的十個人還沒有來得及跟著出陣,兩支勁弩射來,來如流星,不及閃避,一支中了他的坐騎,一支中了他的面門,大叫一聲,人與馬一起,栽倒在地。

常二能做到親兵隊長的位置,本身絕非尋常之人,在吳軍中頗有勇名,不料竟出陣即亡,大大出乎了常遇春的意料。他偷覷左右,見俱變色。

親兵副隊長觀音奴與常二的關係很好。合力衝陣半晌,常二沒有死在敵將手下,反因中箭矢而死,他不覺大怒,又是憤怒又是為常二不值,叫道:“將軍,且看俺去與二哥報仇!”催馬奔出,徑往鐵甲陣去。

常遇春忙點數騎,仍令隨從。

吃一塹長一智,有了常二的前車之鑑,觀音奴比較警惕,手中長槍舞開,護住面門與馬身,衝到鐵甲陣前,暴喝一聲,長槍刺出。剛剛刺出,猛聽到鼓聲大作,當面的十幾個敵人同時聽從號令,舉起大斧,猛往下砍。

面對戰馬奔來之勢,沒有一個鐵甲士卒躲閃的。十幾杆大斧或前、或左、或右,淨往觀音奴的身上、馬上招呼。縱有三頭六臂,一時間也無法招架,況且他長槍已出,只有眼睜睜看著銳利的斧頭或落在他的馬上,或砍在他的身上。鐵甲營計程車卒都是力士,力氣很大,一斧下去,能把馬脖子砍開一半。馬嘶哀鳴,前腿一軟,側摔倒下。觀音奴一聲沒出,頭、臂、腿都被砍開了,與掉落的長槍一處散落地上,鮮血染紅地面。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