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因赤答忽哈哈大笑,說道:“此真乃天助我也!”
正說話間,聽見木屐聲響,轉回頭去,看見是閻思孝。他們一干主將、謀臣全都出來看雨,順便巡查城防,得有人守在帥府,以備處理緊急的軍事,守在帥府之人就是閻思孝。見他這會兒過來,賽因赤答忽心中一動,等其走近,放低聲音,問道:“閻公步履匆匆,可是紅賊有何異動?”
“大帥明見。剛接到的諜報,一個時辰前,本在入夜時已紮營的吳賊常遇春部忽然拔營,向我羊角莊方向急行。”
“噢?一個時辰前?”
掐算時間,一個時辰前,是剛剛落雨的時候。
常遇春趁著落雨拔營,藉助夜色,向羊角莊方向逼近,意欲何為?賽因赤答忽、王保保對視一眼。王保保微蹙眉頭,說道:“常賊趁雨夜急行,是想借機取我羊角莊麼?……,閻公,羊角莊的駐軍可知此事?”
“已經知道了。”
“雖然有雨,且我羊角莊駐軍的駐防工事大約也還沒有能完成,但畢竟也是數千的精銳,何況已經知曉此事,常賊來犯,倒也不值得擔憂。”
說起常遇春部,蔡子英想起一事,問道:“閻公,散出去查探常賊糧秣虛實的斥候可有回報了?”
常遇春孤軍渡河,帶的輜重肯定不會多。根據蔡子英的推測,十有八九,後期是要靠燕軍補給的。所以他請賽因赤答忽遣派出去了許多的斥候,一方面探明常遇春到底帶了有多少的糧秣,可供支援幾天;另一方面,則順帶摸清楚從蒲水到常遇春駐軍處的道路,看看有幾條。
如果能把這兩方面的情況探查清楚,便可以更進一步地推測出燕軍何時會給吳軍補充後勤,更甚而,會走哪一條道路。而如果把這些都搞清楚了,就可以在適當的時間,在適當的地點,埋伏下一支軍馬,半道劫糧。
察罕帖木兒建議賽因赤答忽可以去劫鄧舍的糧,蔡子英由此化之,更準備劫常遇春的糧。這,也是他所謂“先南後北”,先打吳軍,後打燕軍的一個可行辦法。
閻思孝說道:“常賊防範甚嚴,咱們派出去的斥候很難靠近,只能遠遠觀望。他帶了有多少的糧秣,一時間,還難以探查清楚。不過,從他行軍走過的道路上來看,輜重車不算少,而且都很重,壓出來的車轍很深。”
“也就是說,短日內,他是不會缺糧的了?”
“怕是如此。”
蔡子英向賽因赤答忽、王保保拱了拱手,說道:“既然短日內劫糧的可能性不大。卑職請大帥、少將軍,今夜即遣軍出城!”
“出城?”
“正是!常賊趁夜雨疾行,不管他是不是為了去取我羊角莊,但對我單州來說,都是一個機會!”
“機會?先生的意思是說,我單州可以與羊角莊呼應,圍擊常賊?”
“不錯!今夜出擊,對我軍有利三,對紅賊有弊三。”
“三利為何?”
“我臨汾軍初至,諸將無不求戰若渴,此我之一利。雖然下雨,只是細雨,對我騎兵無礙,此我之二利。羊角莊已駐有我軍,佔有地利,足為呼應,此我之三利。”
“三弊為何?”
“常賊初至,本已士疲馬倦,卻自恃驍勇,不待休整,便冒然進軍,此彼之一弊。據報,常賊部多步、少騎,此時雨雖小,亦對步卒結陣不利,此彼之二弊。常賊趁雨夜拔營,以為我不知;我軍趁雨夜出城,只要隱秘得好,金鄉楊萬虎、蒲水趙過卻定然會不知,外無響應,此彼之三弊。”
“三弊,三利,……。”
“我軍有此三利,而彼卻有三弊。敗之易如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