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八卷 干戈斧鉞耀天日 60 沐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卷 干戈斧鉞耀天日 60 沐英 (1 / 3)

朱元璋若出軍河南,要說起來,可供其選擇的道路不少。

北上經徐州,然後轉道向西,可入河南;向西經廬州,然後轉道北上,亦可入河南。又或者直接從集慶(即南京)向西北,經安豐,也能夠入河南。

但是卻有一點:徐州、廬州現如今都在敵人的手裡。前者為張士誠所據,後者為陳友諒麾下的悍將左君弼所佔。換而言之,也就是說,切實可行的路徑選擇其實只有一條,便是向西北、經安豐、然後入河南。

整體來說,這一條路是比較安全的,而且大部分也都處在金陵的控制下。

蒙元把全國分為十個行省,集慶路歸屬江浙行省;自集慶向西,便是河南江北行省,包括現在的河南、安徽等地大部。

如果從集慶出發向西北,只需要經過一個揚州路,透過滁州,就可入河南江北行省的安豐路。入安豐路之後,再經由定遠、濠州等地一路行向西北,行經數百里地,就可入今日的河南境內。而滁州、定遠這些地方,乃是朱元璋發家的所在,根基渾厚,自然對行軍十分有利。不過,卻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濠州”。前不久,此地卻被張士誠攻陷佔據。

濠州,是朱元璋的家鄉。張士誠攻佔這個地方是政治用意大過軍事意義的。雖然說,隨後不久朱元璋就以牙還牙地遣派徐達攻陷了高郵,——高郵則乃是張士誠發跡之所在,但是濠州,卻始終仍為士誠所據。為此,他還曾發感慨,說道:“濠州乃吾家鄉,張士誠據之,我雖有國而無家。”

雖然以此為恨,奈何濠州城內並不止有張士誠的守將,另外還有一人,叫做孫德崖,是當初與郭子興同時起兵濠州的元老。

張士誠遣軍來取濠州的時候,他投降了。張士誠的為人,也許優柔寡斷是有的,或者胸無大志也是有的,更甚而附庸風雅、虛榮好名也是有的,但到底亂世豪傑,在用人、籠絡地方上還是有一套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見他肯降,便也沒殺,也沒召回松江,就用之仍舊留守濠州。

試想,自從與郭子興先後起兵日起,那孫德崖已經在濠州經營了多少年!既熟悉地形,又得軍心、民心,且算起來資歷比朱元璋還老,而且其後一邊有張士誠的支援,一邊與河南元軍遙相呼應,攻打起來確實不易。

也難怪張士誠已把高郵重新奪回了,金陵甚至還沒有著手去謀復濠州。

以前,可以只是發發感慨,大局為重,不去謀奪濠州,但現在可就不行了。幾條通往河南的路中,算來算去,也只有走安豐最為合適。如此一來,濠州這個攔路虎就必須提前拔掉。

當鄧舍悠然詢問“吳國公軍至何處”的時候,有三千吳軍剛經過滁州,快至定遠。

此一路軍馬不是吳軍的主力,只是先鋒。帶軍的主將有兩人,一個繆大亨,一個朱英。此兩人一個是較早跟隨朱元璋的吳軍舊人,一個是朱元璋的義子,雖然說年齡相差不小,卻有一個共同點,那便是皆為定遠人。

繆大亨本定遠大戶,在紅巾起義後,糾結“青軍”,與元軍一起攻打過濠州。當時的濠州城裡便是郭子興、孫德崖等人在據守。不克,元軍大潰。他獨引兩萬人順利撤至定遠西北邊的橫澗山上,於是結寨自守,固守了足有月餘。那一年是至正十四年。

當時,朱元璋還在郭子興的麾下,剛被升為總管,部屬只有三千餘人。且這三千餘人中,又只有七百人可以勉強算是老卒,乃是前一年六月由郭子興撥給他的,剩餘的皆為剛剛收編的另兩股“青軍”降卒。“剛剛”到什麼程度呢?七月初二,朱元璋收編降卒,七月初九便就遣派花雲以計夜襲橫澗山,並且這花雲,也是在七月初二後才投奔朱元璋的。

然而,便是這麼一支夜襲的軍隊,就輕輕鬆鬆地攻破了已經“固守月餘”的繆大亨部。繆大亨舉全軍投降,降其男女七萬,得精兵兩萬。朱元璋因此而“軍聲大振”。可以說,正是得自繆大亨的這兩萬人,奠定了朱元璋發展的基礎。繆大亨在軍中的地位可想而知,是較為重要的一員將領。此次朱元璋用他為先鋒主將,也可見對此次攻打河南的重視程度。

其實,本來繆大亨本來是在揚州的。至正十七年,他攻克揚州,降當地“青軍”張明鑑,被授“同僉樞密院事”,總制揚州、鎮江。前陣子,朱元璋大下軍令,廣召諸將,雲集金陵,把他也召了來,故為前鋒先行。

朱英,本姓沐。父親早死,隨母避亂,母又死。八歲時被朱元璋收為義子,改“朱”姓,自幼從軍,數從征伐,頗有功勳,入侍帷幄,晝夜勤勵。儘管年紀比朱文忠還小,今年只有十六歲,但是“年少明敏”。

遣派義子隨軍作戰,或用義子鎮守城邑,以做監視主將、地方之用,早已是朱元璋慣用的手段。因此,朱英能得以成為這支先鋒部隊的副將。

吳國公麾下,可謂將星璀璨。之所以別的人不選,單單挑了他兩個來率領前鋒,其中是有朱元璋一番考慮的。

繆大亨、朱英皆為定遠人,特別是繆大亨,家本為定遠大豪,對定遠周邊的地形極其熟悉,有利行軍,這是其一。定遠距離濠州不遠,繆大亨還曾經攻打過濠州,對濠州也很熟悉;而朱英自幼隨在朱元璋的身邊,也曾經在濠州住過很長一段時間,對濠州的內部構造當然也很熟悉,這是其二。其三,繆大亨久經陣仗,人有方略,論其能力,足以強攻堅城;而朱英身份尊貴,雖說與孫德崖沒什麼交情,但至少與濠州軍的一些將領彼此知道,若在強攻不下的時候,抑或展開攻勢之前,可以出面招降。

行軍打仗,部隊能否善戰固然是取勝的一個要素,但主將的資歷、身份與能力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條件。甚至,在有些時候,這一個條件比軍隊的善戰與否更為重要。

從滁州出來,渡過池河,行軍至薄暮時分,遠遠看到了定遠城牆。

按照朱元璋的命令,繆大亨沒有打算入駐定遠,選了處臨水的平野,停下行軍,吩咐三軍紮營。朱英的年歲雖然不大,心中很是有數,不急去休息,而是盡職盡責地叫來各部百戶,先把繆大亨的軍令分別一一傳下。

有負責搭建營房的,有專職取水做飯的,有清理衛生地面的,有放出去巡弋警戒的。

他的性子很乾練,不多時,已將軍令徹底貫徹下去,三千士卒井井有條,按轡徐行,又繞著選定的營地轉了一圈,直到日頭西沉,夜色漸至,見確實沒什麼問題了,這才打馬轉走,回來中軍。

最先建好的就是中軍大帳。

來到帳前,他下了馬,隨手把韁繩丟給隨從,整了一下衣甲,微笑著對守衛帳前的親兵說道:“勞煩請代為通告,便說朱英求見將軍。”儘管貴為吳國公義子,前鋒副將,卻絲毫不以身份拿喬,言行舉止,十分有禮。

那親兵自無話說,忙行了個禮,快步入內,幾乎沒什麼耽誤,跟著就走了出來,肅手說道:“將軍有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