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蟻賊> 第六卷 乾坤殺氣正沉沉 49 觀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卷 乾坤殺氣正沉沉 49 觀營 (1 / 3)

推薦本書:

《盜宋》

book./book/37405.

這是老趙同城老鄉寫的書,還請有興趣的同學多多捧場。。。

——

在作品相關下邊的《英雄志》裡,轉了一個方相的《山東之戰初總結》和同人《吳明東昌之戰》,寫的真好。同學們有興趣的,不妨請去看看。

——

通常而言,打勝仗容易,打敗仗難。進攻容易,撤退難。

打了勝仗,一往無前、風捲殘雲,很容易。打了敗仗,還想要儲存實力、避免全軍覆滅,這就很難。進攻的時候,上下齊心、只管往前衝殺,也很容易。撤退的時候,兵無鬥志、難以約束,要求有條不紊就很難。尤其在四面有敵的情況下,欲待安然無恙地撤走,難上加難。

就比如察罕的這次撤軍,如果他有一點兒不小心,被鄧舍發現漏洞,從後追擊,很可能就會因此敗上一場,吃點小虧。

但是,要不說察罕用兵老道,便在鄧舍與張歹兒的眼皮子底下,徐徐撤走,絲毫不亂。三軍行動,有規有矩。雖然是為撤退,旗幟嚴整、將士有序,前有騎兵開道,後有步卒壓陣。鄧舍聞訊之後,雖也派出了李和尚、畢千牛,盡起城中精銳,並及張歹兒聯軍數千,直追了三十里,卻是半點下手的機會也沒找著。無奈,只好調頭回城。

察罕繞過長白山,進至濟南,與王保保、關保、閻思孝合兵一處,卻不急著就走,而是先不急不忙地把泰安各地的駐軍調回,又就地休整了兩天。一副大模大樣的姿態。雖處在敵情之中,偏好似閒庭信步。

這也是察罕用兵老練的一個表現。

撤軍,就怕急躁,越穩越好。只有穩當了,才不易生亂。文華國與趙過統軍兩三萬人,與之隔山相對,雖有鄧承志、楊萬虎諸將一再請令,想要藉機打察罕一下,但是卻也從頭到尾,竟是與李和尚、張歹兒、畢千牛一樣,絲毫的可乘之機也沒有發現。

於是這般,李和尚、文華國前後接力,好容易等察罕修養完畢,總算將元軍遠遠地送出了海東現有的勢力範圍之外。

察罕並在臨走前,在濟南留下了萬餘人馬鎮守。濟南周邊的一些縣城,有些離得遠了,他放棄了;有些離得近的,他卻也依樣地留下有些許軍隊坐鎮,也好以此與濟南左右的羽翼。不致使得濟南成為一座孤城。

訊息傳入益都,鄧舍的心情不知是憂是喜。

喜的是,這場戰事可算告一段落,真要在打下去,益都絕對支撐不住。憂的是,察罕臨走,還佈下濟南這個釘子。濟南距離益都很近,不過二百多里。洪繼勳連連說道:“心腹大患!心腹大患!”

山東半島上,因為地形的關係,險隘、關口並不多,濟南可算一處。它的南邊是泰山,北邊是渤海,界河淮之中,堪為肘腋重地。過了濟南,往東到益都,二百多里地,一馬平川,幾乎無險可守。春秋時,諸侯爭齊,多在歷下。歷下,即濟南。“歷下多事,則齊境必危。”歷下,就好比齊國的門戶。現如今察罕佔據濟南,便等同益都門戶大開。

姬宗周也是雙眉緊鎖。察罕撤軍的喜悅過去,憂慮不免襲上心頭。他憂色重重地說道:“秦兵滅齊,就是從攻克歷下始。可惜我軍此戰雖打走了察罕,卻沒能守住濟南。

“若濟南只為孤城也就罷了。據軍報言稱,察罕更分兵駐守濟南周邊各縣、要隘,以為濟南的左右羽翼。撤軍途中,又在高唐州擊潰了田豐的軍馬。高唐州臨濟南,是又成為駐守濟南元軍的背後依託。

“高唐南邊的東昌、東平、濟寧諸路,原為田豐所有,現在也悉歸察罕。如此一來,走濟寧可通汴梁,走高唐可通冀寧。冀寧、汴梁,皆可謂察罕的根本之地,有他的重兵佈防。濟南一旦有事,他的援兵隨時可到。我軍想要重奪回濟南,怕就十分困難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