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在休息時,為了能更好地休養馬力,往往會把馬鞍取下。但是因為渡過河後,便是到了敵人的後方,故此並不是全部的騎兵都解甲下鞍,有一部分負責警戒的仍舊全幅披掛。佟生養帶了他們,奔去北邊設防。
趙過軍令傳下,主力人馬紛紛整束衣甲,畢竟皆為精銳,速度都很快。未及兩刻鐘,胡忠、高延世已經出發。又過了一刻多鐘,各營前後遣人來報,三軍準備已畢,隨時可以開拔。趙過心細如髮,想起一事,令道:“命伙頭軍,速速把鍋灶掩埋。不可把我軍兵力的虛實暴露與敵知道。”
河水從北向南地流過,水面上的浮橋都已被拆掉。水流轉彎處,窪地裡蘆葦叢生。晨風吹過,帶來撲鼻的泥土氣息與水草的清香。
趙過立在坐騎的邊兒上,攬住韁繩,手按馬刀,微微閉上雙眼,深深地呼吸了一口這初夏清晨的空氣。聽見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從南邊馳來。他睜開眼,看了過去,透過千軍萬馬的軍陣,一面“柳”字旗正迎著初升的朝陽,賓士而來。信使飛騎過陣,一路高聲報捷:“柳三郎已屠開河!”
“‘兵貴神速’。諸將士,上馬,取鉅野!”
因為濟寧路的戰略地位很重要,向南可通至江、淮,向北則連線河、濟,控制了往徐州去的津要,扼守著長驅河南的襟喉。戰國時,蘇秦所云“亢父之險”。所以,“自是東方有事,必爭濟寧”。察罕帖木兒取山東,便是先下濟寧。故此,自古以來,凡亂世,在濟寧這塊土地上常有戰火。
鉅野既然位處濟寧路的北部,是個重鎮,當然對戰爭也並不陌生。三國時,曹操在此破斬呂布將薛蘭等;唐末,朱全忠在城南盡屠兗州朱槿部。
不過,雖然說鉅野是濟寧的重鎮,但是若論地勢,卻遠遠不能與兗州、濟州等地相比。特別是蒙元以來,自開通了濟州河、會通河兩條大運河之後,因為兗州、濟州剛好在濟州河邊,所以它們也更越來越易守難攻。
如前所言,沿濟州河一線,用濟州為分界線,南北皆有大湖,號為“北五湖”、“南四湖”,如串珠相連。特別是南四湖,南北長近三百里,東西最寬的地方四十多里,窄的地方也有十餘里,想要越過,殊為不易。因此攻打濟州的話,便只有正面進攻一個辦法,“千軍萬馬爭過獨木橋”。
鉅野不然。
濟寧路的北部都是平原,沒有什麼險隘。鉅野周邊,只有城南五十里外,有一座高平山,山東西十里,南北五里,高四里,頂上方平,故名。高度只有三四里,佔地的面積更不是很大,且離鉅野較遠,雖然山形還算峻峭,但是對整體的鉅野城池防禦來說,起不到什麼作用。
城北三十里,又有一座獨山,“四野平曠,屹然中起,因名”。從山名就可看出,“四野平曠”,即使有了這麼座山,也起不到阻擋敵人的作用。
倒是縣東五里處,有個鉅野澤。
在先秦時,鉅野澤很大。“東西百里,南北三百里”。秦末,昌邑人彭越在此為群盜。晉時,桓溫伐燕,遣將鑿鉅野澤三百里,引汶水合清水,引舟自濟入黃河。劉裕伐秦,亦遣將開鉅野澤入河,進據滑臺。
不過,自隋朝以後,“濟流枯竭,鉅野漸微”。十幾年前,黃河決堤,衝蕩之下,把鉅野澤也給“決”了。本就“漸微”,又被黃河衝開了口岸,遂逐漸“涸為平陸”。儘管還有些餘澤,但也已難成為鉅野城的屏障了。
總而言之,鉅野四面無險,地勢大體平坦,有利大部隊行軍,更有利騎兵縱橫。為爭取時間,不給王保保整治防禦的機會,益都騎兵之主力在休息了一個多時辰後,便在趙過的率領下,繼續行軍,直撲鉅野城池。
從濟州河到鉅野,只有二百多里地。一日一夜可到。
對鉅野敵軍的分佈情形,趙過早就透過細作探查明白。王保保分軍四處,城東鉅野澤屯駐有兩千東平軍;城西北廣野亭,屯駐有兩千曹州軍;城南鹹亭,屯駐有兩千單州軍。另外,自率河南軍主力萬餘人駐鉅野城內。
鉅野城不是很大,兩萬多的軍隊駐紮部下,因而分兵四處。
所謂“東平軍”、“曹州軍”、“單州軍”都是應王保保軍令而趕來鉅野的各州之地方部隊。既為地方部隊,都是由土著組建而出,並非野戰軍,戰鬥力自然不是很強。其中最強的,大約當數“曹州軍”了。
曹州風俗尚武,其地之民“性強悍,負義氣”,“遇事敢為”。
唐末,山東、河南大旱,曹州旱情尤重,赤地千里,民不聊生,衙門不思救災,反照樣催糧催款,急如星火。當地百姓走投無路,“翻卻曹州天下反”。王仙芝、黃巢從這裡起兵,率領曹州子弟,南下廣州、西取長安,轉戰十二省,行程數萬裡,浴血奮戰十年之久。驚天動地、氣壯山河,給唐王朝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可見曹州人的強悍能戰。
既取鉅野,這幾路的元軍便不可不顧。
曹州軍和單州軍倒也還罷了,一處西北、一處城南,暫時不用多管。而城東的東平軍卻正當益都騎兵的前進方向上,必須先要殲滅。
趙過思來想去,在諸將中再三挑選,仍舊還是決定選用柳三,再補充給了他數百騎,連其本部,總計合有千騎,作為前鋒先發,限定兩日內,必須要佔領鉅野澤。
柳三臨行前,趙過交代說過:“三郎,你機智有勇。先、先前收復濟南之戰,你用兩百騎獨擋敵精卒數千,為我軍打下濟南立下了赫赫奇功,你、你也因此而聲威遠震。
“這一番‘暗取鉅野’,上午時候,你又用五百騎攻陷開河,是、是再立下頭功。本將任你為先鋒,你此去鉅野澤,面、面對的敵人是兩千東平軍。鉅野澤距離鉅野城只有數里,你若能奔襲成功,將、將敵速殲,便速殲之。若敵人有備,不、不能速殲,你也不必急於求成,但、但能把鉅野城中之敵引出,等我主力掩襲,仍、仍為奇功一件。可記住了麼?”
“記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