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休息一下。。。
——
楊萬虎順利地取下了棣州城,次日下午,捷報便就呈給了鄧舍。
又沒過幾日,包括王達兒等降將在內的六千多降卒以及俘虜,也都被送去了益都。一同送去的,還另外又有一份正式的露布。
訊息傳出,劉十九很快就知道了。鄧舍剛給他在外邊找了個不錯的宅子,他才從燕王府中搬出去。得悉此事,他的左右隨從們皆是大怒。無不怒形於色。好點的,只是連連搖頭,更有脾氣壞的,乃至破口大罵。
有人與劉十九說道:“前幾天,那小鄧突然沒來由的接連給田豐下了兩道令旨,命其來益都議論軍事。當時小人便就覺得不對!果不其然,一遭到田豐的拒絕,他竟就妄動干戈,居然攻取棣州!聯絡前後來看,這明明便是他的又一個陰謀!
“……,看楊萬虎以及羅國器送來的露布以及報捷文書上邊,痛斥田豐,說他甚麼不遵燕王軍令、抗拒聖旨,有不臣朝廷、狐疑觀望、投降韃子之意,好大的一頂帽子!小鄧,真是今之曹操!沒有我安豐朝廷旨意,他居然便就敢擅殺堂堂封疆大吏,膽大如此!還更反咬一口,說田豐有不臣之心。依小人來看,他才是明為宋臣,實為宋賊,不臣之心,昭然若揭!是可忍,孰不可忍。老爺,你應該立即對此做出反應!”
“俺該做出甚麼反應?”
“小人有上、下兩策。”
“說來聽聽。”
“當庭面折,據理力爭,將小鄧的奸賊本相公佈於眾。並以此為號召,號召益都地方的忠貞臣子、忠勇將士們報國恩、殺奸賊!事若成,則老爺,……。”
劉十九不等他說完,打斷道:“行了,行了。你的上策俺知道了,不用說了。下策呢?你的下策是甚麼?”
那人正說的慷慨激昂,被劉十九打斷,好懸沒得噎著,乾嚥了一口唾沫,調整下思路,接著說道:“小人的下策就是,……。老爺,小鄧的不臣之心已然暴露無遺,而老爺身負國恩,以如今的形勢而論,如果還留在益都無異與虎謀皮!事情若是傳去安豐,老爺定會被千夫所指,落下罵名。老爺若不想行上策,如今之計,早點收拾行囊,該應立刻回去安豐。”
“回去安豐?”
“是。回去安豐,把小鄧的反狀奏與朝廷,說與劉太保知曉,……。”
“行了,行了,你的下策俺也知道了。不必多說了。”劉十九揹著手,在房間裡轉悠幾圈,神情變幻,忽而蹙眉、忽而舉首,半晌,呲牙一笑,說道,“嘿嘿!”他的諸隨從們不由愕然,面面相覷,不知其意。
有人問道:“請問老爺,為何發笑?”
“早先,俺在安豐的時候,與沙劉二常有見面。多次曾經聽他說起,燕王在遼東殺伐決斷。想那燕王,名聲顯露之前只不過是個小小的百戶,一有機會,握有大權,就連關鐸,也是說殺就殺。因為俺不曾親歷此事,所以那時候還是體會不深。但這一回,燕王又殺田豐,俺卻是身處局中。”
“老爺身處軍中,又怎樣?”
劉十九長嘆一聲,說道:“只是想一想,卻就不由感到心驚。”
“因何心驚?”
“田豐,益都丞相,朝廷的從一品大臣,雖因察罕之侵而實力大損,但是卻也還有上萬的人馬。而燕王才取濟南,剛惹了察罕,在強敵也許很快就會壓境的形勢下,卻還敢冒著失敗的危險,輕取棣州。難道他就沒想過,如果取棣州失敗,他會面臨何種的局勢?勢必將會逼得田豐投降察罕,而棣州若落入察罕之手,則等同益都西北無防。燕王,燕王,……。”
“燕王如何?”
“膽大如斗!”
“然則,老爺有何打算?”
劉十九沉思良久,好半天,才咬了咬牙,似乎橫下心的樣子,惡狠狠地下令說道,“問本老爺的打算?來人,磨墨、鋪紙,本老爺要上書朝廷!”
前邊諫言劉十九面折鄧舍的那人大喜,說道:“老爺英明!”劉十九不識字,說話此人是他的文膽,平素有公文來往,全都是這個人寫的,急忙走到案前,磨好了墨,鋪好了紙,提起了筆,問道:“老爺打算怎麼寫?”
“田豐欲叛朝廷,將投察罕。幸賴燕王早知,舉大軍、臨其城,一鼓而殲之!燕王忠貞,乃心王室,既滅叛賊,請朝廷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