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七卷 補天手段略施展 10 缺糧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卷 補天手段略施展 10 缺糧 (2 / 2)

洪繼勳的分析不錯,海東存糧僅夠自給而已,指望它來支援益都顯然是不太現實。鄧舍卻皺起了眉頭,說道:“從江南買糧?”

姬宗周也是聞言之下,緊皺眉頭,說道:“現今濟寧諸路皆在察罕的手中,等同從陸路上隔斷上了咱們與江淮的聯絡,……。”

“不錯。要從江南買糧,只有走海路。”

江南群雄中,臨海的只有三人。一個福建陳友定、一個台州方國珍、一個江浙張士誠。換而言之,也就是說,要走海路去江南買糧的話,只能和這三個人打交道。而這三個人,又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全都接受的有蒙元的官職。或者忠誠蒙元,比如福建陳友定。或者名義上已經降元,比如張士誠、方國珍。

姬宗周說道:“張士誠、方國珍兩人,前陣子才派過使者來我益都,表示願與主公交好。並且,臣又聽聞,早在主公才得平壤之時,他兩人就也曾經遣派使者去求見過主公。可見,他們雖名義上降元,與蒙元實則同床異夢。現今我益都缺糧,請他們幫個忙,大約應還是沒問題的吧?”

洪繼勳搖了搖頭,說道:“不然。”

姬宗周問道:“為何?”

“張士誠、方國珍與我交好,其所欲者,不過通商而已。今我若去買糧,則便是與商賈無關,關係軍國根本。張、方兩人到底已經降元,儘管他們與蒙元也的確是同床異夢,但是卻有個麻煩。方國珍鄰近福建,張士誠臨近河南。福建有陳友定,河南有察罕。如果訊息傳出,陳友定與察罕會不會給他們造成壓力?如果造成壓力,他們會怎麼做?實難預測。”

顏之希是個有志氣的人,身處亂世,想要做出點功業。因此早在投靠鄧舍前,他對天下大勢就很關切,對各地的勢力也比較瞭解。

此時聽過洪繼勳的分析,他很贊同,說道:“張士誠、方國珍與我通使,一來正如洪先生所言,是為與我通商。二來,則也必是因見我勢大,故此先來交好。而如今我海東雖退強敵,損失慘重,察罕卻元氣未損。張、方兩人會如何想?確實難以預測。”

說白了,張士誠、方國珍與海東交好,都是純粹因為利益的關係。經益都一戰,海東雖然慘勝,打響了名號,但是傷亡甚重,而察罕的損失卻不大。那麼,他們會不會冒著得罪察罕的危險,來答應海東買糧的請求?

還真是不好說。但是不管好說、不好說,他兩人卻是海東現今唯一的希望。鄧舍心想:“成與不成,總是做了才知道。”

他當即拍板,說道:“咱們在這裡推測,終究只是推測罷了。究竟能不能從江南買來糧食,只有去試一試才能知道答案。張士誠、方國珍前陣子才剛派了使者來,禮尚往來,咱們還沒有回禮。洪先生,這件事兒,交給你去辦。借回禮的機會,把要求提一提。看看他們會怎麼說!”

“此往江浙,關係買糧重任,非常尋常。使者非得能言善道之人不可。臣不敢擅斷。請問主公,該選派誰去為好?”

鄧舍往堂下看了看,視線從眾人的面上一一掃過,他想了想,說道:“當日我初來益都,士誠宴請與我,自強在席上舌戰群儒,一個人就把益都英傑都辯駁得無話可說。膽識俱優,可當此任。”

自強,是楊行健的字。他愣了一下,跨步出列,猶猶豫豫地說道:“主公令旨,臣本不敢辭。只是,……。”他摸了摸耳朵,“張、方皆一地之雄也。臣現今的這幅容貌,若出使大國,怕會有損海東形象。”

楊行健的容貌,面白鬚濃,剛正莊嚴,本來還是很不錯的。只是當日,鄧舍攻取益都,他隨行在側,一不小心,被冷箭射掉了半個耳朵,因此現在有點破相了。這出使敵國,不但要求能言善道,更因為代表了己國的形象,所以通常來說,最好都是選擇儀表堂堂的人物。否則站出去一看,像吳鶴年那種,人樣蝦蛆的,難免叫人笑掉大牙,豈非自討其辱?

鄧舍笑了笑,說道:“楊公容貌,本就莊嚴。今雖損半耳,是受損在戰場,又有何妨?更增英武、殺伐之氣。出使外國,實在再好不過。也叫他們瞧瞧,咱們海東男兒都是什麼樣的人!諸位,我說的對不對?”

姬宗周道:“唐時李長吉有詩云:‘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哪個書生做過萬戶侯呢?楊大人能文能武,卻實為我海東之‘書生萬戶侯’是也。出使敵國,最合適不過。”

鄧舍最欣賞能文能武的讀書人,這一點,在海東早就人人皆知了。早先,還是在攻取益都的時候,鞠勝以文士之身,親自上陣殺敵、以為內應,因此更得到了鄧舍“儒生楷模”的讚許。姬宗周化用前人的詩句,誇獎楊行健之同時,小小拍了鄧舍一記馬屁。楊行健還欲待推辭,鄧舍哈哈大笑,說道:“自強,你就不必謙讓了。這出使之職,非你莫屬。”

楊行健這才無話,接令退下。洪繼勳又問道:“張士誠、方國珍兩處,使者需得兩人。楊大人是一個,另外一個,該選誰去為好?”

早在平壤時,海東就曾與張士誠透過一次使者,那次,派的是羅國器與方補真。不過,現今他兩人都不在益都,所以需得另外選人。其實,就算他兩人在益都,鄧舍這一回也沒打算再派他們去。

為什麼呢?羅、方兩人,口才都是尋常。要是普通的出使任務,倒也足夠。此次牽涉到買糧事宜,他兩人的能力卻是就有些不足了。

鄧舍斟酌深思許久,把益都諸臣翻來覆去地想了好幾遍,姬宗周?顏之希?鞠勝?羅李郎?卻是與羅、方兩人相似,這些人亦各有不足。或只有膽識,或口才不夠。一時間,竟是無人可選,不由躊躇難定。

姬宗周察言觀色,說道:“臣有一人推薦。”

“何人?”

“方從哲。”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