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七卷 補天手段略施展 9 賜旗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卷 補天手段略施展 9 賜旗 (2 / 2)

文華國、張歹兒、李和尚、郭從龍自然沒有異議,答應了。

鄧舍拍了拍手,四五個侍衛從堂外進來,捧了好幾樣物事,摺疊在一起,似乎旗幟的模樣。鄧舍轉下堂中,親自取過一個,示意畢千牛上來幫手,兩個人一前一後,將之拉開。諸人去看時,但見上邊寫道:“摧鋒軍”。

洪繼勳諸人皆面面相覷,不解其意。

鄧舍笑道:“先前,我聞泰安陳大帥堅守孤城的事蹟後,心有所感,受其觸動,賜他了一面軍旗,號之為‘赤膽陳猱頭’。那面旗幟,我已經派人與他送去了。而高延世、李子繁以孤軍扼泰安、濟南之要道,避免了這兩地韃子的互通訊息,冒雪苦戰,寸步不退。兩千人傷亡多半,存者不過五百之數。聞聽之下,亦不禁使人動容。

“我又聽說,高延世雖臨強敵,絲毫無懼。凡有戰,即身先士卒,衝鋒陷陣。往往以三二百之騎兵,縱橫上萬人之敵陣,衝鋒其中,貫穿左右,來往馳騁,如入無人之境。敵之所以屢進而無功,屢戰而屢退,多賴其力。斯人雖年少,誠如益都人言語:今之羅士信是也。亦不可不壯之。

“雄師凱旋,不可無賞。而酬功封爵之事,又因功勞還沒有計算完畢,眼下又無法進行。故此,我準備仿賜陳大帥軍旗之例,把這面‘摧鋒’軍旗,也先賜給高延世。聊以先慰其功。

“李都指揮使,你立刻派人,將此旗送與高延世軍中。待他來入益都,許大張旗鼓。以壯行色。”

把這一面旗交給李和尚。鄧舍又展開一面,上邊寫道:“泰山營。”

他說道:“高延世、李子繁以兩千人守要隘,能力保不失,除了高延世善攻敢戰之外,其中也有李子繁精擅防守的功勞。敵對萬人之眾,為高延世之穩固後援,守護營壘有如泰山之不動,功亦顯著。李都指揮使,這一面軍旗,也即刻派人送與李子繁軍中。待其來入益都,一樣許他大張旗鼓,以壯軍威!”

又把這一面旗幟也交給李和尚。再展開第三面軍旗,上面寫道:“長弓營。”鄧舍問道:“張歹兒何在?”張歹兒出列,拜倒:“臣在。”

鄧舍說道:“你以數千人,先取萊州,再破敵伏,馳援益都。十來天內,人不解甲、馬不停蹄,轉戰數百里地,三戰三捷,斬殺韃虜不下三千之眾。功也顯著!爾部之銳,便如離弦之弓矢,一發不可收拾。

“又,你軍中本長弓手多。這一面‘長弓營’的軍旗,賜給你。望你部在以後的戰事中,再接再礪,不要墮了關北英豪的名號!”

張歹兒雙手接過旗幟,非常激動,說道:“謹遵命!”

“明日你去接陳大帥、高延世入城的時候,也許你打起此面旗幟。壯我軍容。”

“是!”

“郭從龍何在?”

郭從龍官職低,本沒資格參加廷議,鄧舍特許叫他來的。此時,他聞聲出列,跪拜在地,說道:“末將在。”

鄧舍又再取過一面旗幟,與畢千牛一起將之展開。較之前幾面旗幟,這面旗幟簡單很多,沒有“摧鋒”、“泰山”、“長弓”之類的形容詞,上邊只有五個字,簡潔明瞭地寫道:“海東郭從龍。”

鄧舍也沒怎麼贊他,只是就把旗幟親自交與他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武子勉之!”武子,是郭從龍的小名。

四面軍旗賜畢,還剩下一面。眾人都想:“文、趙兩人在此戰中勞苦功高,便連高延世、李子繁都有了賞賜,他兩人料來也應該不會沒有。只是,只剩下了一面旗,卻不知主公是打算賜給誰的?”

有機靈的,又想道:“噫,不對。看主公賜旗的順序,高、李暫且不說,單隻說在城內的,先張歹兒、後郭從龍,分明乃是按照官職之高低來賞賜的。文、趙兩人,論其品級,尚在張歹兒之上。這剩下的一面旗,莫非,不是準備賜給他兩人的?那麼,主公又是想賜給誰?”

“傅友德何在?”

昨天夜宴上,傅友德算是正式投了海東。當夜,並就搬出了迎賓館,由顏之希另外與他安排了宅院暫住。今天議事,鄧舍也叫了他來。只是因為還沒下達官職的任命,所以排在了群臣之末。

他當下出列,也跪拜在地,道:“末將在。”

“當日城外突圍,夜深雲密。將軍匹馬單槍,七進七出敵陣。斬敵將如探囊取物,破敵壘如反手觀紋。連斬韃子將校三五員,連破韃子營壘四五座。將軍之勇,使臨城觀戰如我者,亦然心神激盪。料彼韃酋,更定然肝膽俱裂。這一面旗,遍數海東英雄,非將軍不能得之。”

旗幟展開,兩個字:“霹靂。”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