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七卷 補天手段略施展 5 明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卷 補天手段略施展 5 明珠 (2 / 3)

以及其它的十數個行省與地方的官員,也都是神色各異。但是,他們卻又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目光與視線,時不時地都會有意無意溜向右側最上首的席位。右側最上首,洪繼勳面無表情,正在自斟自飲。

鄧舍舉起酒杯,微笑道:“諸位,為何這般安靜?我剛才可就講了,今夜不醉不散。……,姬公,歌舞好看麼?我記得初來益都時,王士誠卻也曾給本王炫耀過他的舞姬。和他那會兒比起來,孰高孰低?”

姬宗周忙起身,恭敬說道:“主公高雅,王府裡的歌舞姬,全是來自高麗。高麗舞女,天下聞名。士誠舊人,當然遠遠不如。鄭玉有詩云:‘天下承平近百年,歌姬舞女出朝鮮。’果然言下無虛!臣今日大開眼界。”

鄭玉,字子美,徽州人。至正十四年,曾被元廷除為翰林侍制,不過因當時天下已亂,他稱病,沒有到任。徽州本為文學鼎盛之地,文風昌盛,此人在當時也是頗有聲名的,從其讀書的人甚多,以至“所居至不能容”,連他家都住不下了。為此還專門辦了個書院,可見門生之眾。

鄧舍笑道:“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徽州的人文鼎盛,我卻是久有神往。不過治國安邦,卻絕非單純文人可為。姬公治理萊州,屯田地連年豐收。比之鄭子美,雖詩名不及,才幹上卻更勝一籌。”

他本來正說著舞女,卻順著姬宗周的話,陡然把話題轉到了這方面。姬宗周莫名其妙,心想:“‘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卻是好句,只不知誰人所寫?”不敢問,只謙虛地說道:“主公稱讚,臣不敢當。不過治國安邦,倒是確如主公所言,並非文人可為之事。”

鄧舍問洪繼勳,說道:“洪先生以為然否?”洪繼勳點了點頭,道:“主公所言甚是。‘寧為百夫長,不為一書生。’聖人云:知行合一。些許的詩名文采,確與國家之事上是毫無用處的。”

海東文臣多有幹才,但是若論文學,還得以楊行健為上。他有家學,能詩擅畫,聽過洪繼勳的話,有點不以為然,插口說道:“文學之士,雖無大用,然而先生之言未免過矣。至少,賦詩作畫,能稍微地陶冶情操。”

“歌舞絃樂,亦能陶冶情操。文學之士,固然對尋常百姓而言,是為可仰慕其風流。但是對人主而言,對殿下而言,不過便好比堂下的歌舞之姬。蓄養之,聊助聲色罷了。”洪繼勳瞅了楊行健一眼,淡淡地說道。

楊行健還欲待反駁,鄧舍笑了笑,打斷了他們的這一番小小爭執,嘆了口氣,說道:“先生之言,正合我意。說起來,如今雖然退走強敵,今夜慶功,我其實並不高興。”楊行健道:“請問主公,為何煩憂?”

“看我海東行省上下,雖然人才濟濟。但是要論治世的幹才,卻實在不多,也不過只有洪、姚兩位先生,以及諸位罷了。我剛才同傅將軍講,人才就好比明珠。我海東的明珠,委實太少。每念及此事,難免煩憂。”

楊行健開解說道:“此事有何煩憂?主公寬仁愛人,只要繼續這樣下去,天下高明之士,自然會絡繹來投。”

“話雖如此說,我海東不比江南,人才本就少。尤其遼東苦寒之地,更是向來文風不盛。今雖得山東,是為聖人桑梓,但是我海東所有的地方,又不過只是齊魯的四分。縱我望眼欲穿,怕也是難得賢才!”

楊行健道:“主公愛才,人所共知。眼下的形勢,……。”

鄧舍拈著杯子,突然又把楊行健的話打斷,說道:“洪先生。”楊行健愕然,住口不說。洪繼勳應道:“臣在。”鄧舍說道:“早在平壤的時候,沒來益都之前,我就多次曾經聽你提及,說起你有一個族弟?”

“是。”

“名叫洪繼蔭?”

“是。”

“很有才幹?”

“……。”

“還有一個叫李蘭的門客。我記得,在取下南高麗之後,你有過推薦他出任漢陽府的知府?當時因南高麗才得未久,地方上需有重將屯駐,故此我沒答允。可對麼?”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