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六卷 乾坤殺氣正沉沉 22 地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卷 乾坤殺氣正沉沉 22 地戰 (2 / 3)

當東南沿海失陷的訊息初次傳來時,洪繼勳曾有過短暫的失神。但他的性格有堅韌不拔的一面,當年身處窮弱、被人鄙視,且能做鯤鵬遠望,先投關鐸、再從鄧舍,生揚眉吐氣、吞吐八荒之志,何況此時小小的一點挫折?早重振旗鼓,恢復了鬥志。

在這一方面,鄧舍與他有共同點。就像鄧舍曾經思考過的那個問題:天命固然不可違,但是不去做,又怎知天命是甚麼?稍微的懊悔過去,他咳嗽幾聲,面頰上泛起一抹紅,精神振作,笑道:“先生所言甚是。

“我聽說,當日世家寶趁潘誠作亂,襲我遼西的時候,在李鄴的防線前寸步難進。因此哀嘆:以他的失敗,徒成李鄴之名。察罕老匹夫,名震宇內。我海東才入中原,正愁沒有人拿來祭刀。他這是在學世家寶,也特地來成就咱們的威名!諸公!此番益都之戰,英雄莫不翹足觀望。汪河、孟友德、傅友德,他們的主公皆稱雄江南,亦有霸主之號。今日也便叫他們看看,咱們海東、山東的英豪,是有著怎樣的風流。”

居上位日久,鄧舍的改變也是很明顯。不但招攬人心、演講鼓動、指揮作戰等各方面的能力在不斷地提高,並且包括性格與志向,也都在潛移默化地產生著變化。此時他雖在病中,激越鋒銳。儘管困境,英雄豪氣。

跪坐在他腳邊的王夫人,妙目生輝。眼見這樣的一個英雄郎君,她心中念道:“燕王,燕王殿下。”一股沒來由的情緒泛上心頭。只覺渾身發熱,不由手腳酥軟,朝外邊看了看,暗自埋怨:“天卻怎的還不黑!”

堂外腳步匆匆,羅李郎小跑著進來。大冷天,他滿頭大汗,來不及向鄧舍行禮,倉促地說道:“地道,地道,……。”

“地道怎麼了?”

“挖通了!”

鄧舍霍然起身,洪繼勳等人也隨之站起。洪繼勳問道:“挖通甚麼了?可是與韃子碰上頭了?”汗水流下來,沾入了羅李郎的眼簾,他揉著眼,手忙腳亂地連連點頭,道:“便在城外,剛過護城河,就與韃子的地道碰上了!”鄧舍問道:“誰在指揮?”羅李答道:“李將軍與傅友德。”

“傅友德?”

“傅友德剛好去城頭,尋李將軍說話。所以恰巧趕上。”

鄧舍伸開手臂,侍女們幫他穿上外衣,披掛鎧甲,引了諸人便往外走。王夫人道:“殿下?”鄧舍回頭:“怎麼?”王夫人依然跪在地上,慌亂中忘了起來,抓緊了裙角,一手按在地上,向前傾著身子,憂形於色,千言萬語,匯成了一句話,叮囑說道:“千萬小心!”

鄧舍一笑,道:“娘子且等捷報。”

時當下午,庭中寒冷。風很大,颳得樹木折腰。時陰時晴的天氣,又漸顯陰沉。鄧舍才出室內,一陣冷風捲來,把他從房間裡帶出的稍許暖氣,一下子吹捲了個乾淨。如入冰窟。西邊城頭,驀然一聲悶雷,來的太突然,炸響的聲音又非常大,嚇的諸人都是一驚。

鄧舍微停腳步,轉頭西望,那裡是泰安與濟南的方向。忽然間,一個不好的念頭浮上心頭。大約受了旱雷的驚動,他腦中靈光一閃,似乎猜出了察罕圍城為何“先松後緊”的原因。但他看了看洪繼勳,卻並沒有把自己的猜測說出來,眼下並非良機。

他很快就又邁開大步。隨在白衣飄飄的洪繼勳等人兩邊,侍衛們參差地跟上,一件件深紅的披風,飛舞捲動。

地道里已經有頭一批計程車卒進入。因為地道狹窄的緣故,進入其中計程車卒並不多。只有二三十人。鄧舍來到之時,地道的入口處也有不到百人的後備隊,蓄勢待發。這些士卒都是挑選出來的。每一個人,或者臉上、或者身上都帶有明顯的傷痕。甚至有手腳殘缺的在內。

手腳殘缺,看似不如四肢健全,但是地道是個封閉的環境。決定人生死的不在棍棒有多麼的嫻熟,主要是看勇氣。往前走,是敵人。往兩邊,沒地方退。要往後走,那地道就被對方佔據。地道總共寬不過兩人,低矮處,甚至高不及一人。所以,看重的不是殺人之技術,而是士卒敢死的勇氣。

海東對軍卒退伍是有著比較周道的安排,而手腳殘缺還不肯退出軍隊的,很大程度就證明了這個士卒是亡命之徒。放在此等的條件下,實際要比棍棒嫻熟的強上很多。

李和尚、傅友德都站在地道口,看見鄧舍到來,分往前走了幾步,迎接上前。鄧舍問道:“地道里情勢怎樣?”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地道外的人,沒人在地下,地道中情況怎麼樣,都不能說了解。李和尚為保險起見,在地道外佈置了數百計程車卒,以防地道失守,別教元軍趁勢衝出。

李和尚道:“咱軍士卒才下地道不久。末將適才聽甕,喊殺聲沉悶。才不到兩刻鐘,已有多具屍體拖出。半數是元卒。”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