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六卷 乾坤殺氣正沉沉 16 友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卷 乾坤殺氣正沉沉 16 友德 (3 / 4)

鄧舍心知火候已到,令侍衛再與傅友德滿上一碗酒,舉起自己的酒碗,嘆道,“數年前,主公三路北伐,我也曾有參與。不過傅將軍走的是陝西,我走的卻是塞外。恨不相逢北伐時!且請再滿飲一杯。”不等傅友德說話,先乾為敬,亮了碗底,笑道,“痛快!痛快!”

他都先喝了,傅友德能不喝麼?無可奈何,也只得喝下。要說剛才他尚且不解鄧舍為何突然誇獎他,現在已然明白了稍許,曉得此必為鄧舍故意為之。雖還不知鄧舍為何故意為之,難免不安。既然不安,不免下意識地,便去找正使孟友德。抽個空兒,他道:“孟大人?”

“噢?”

“卻是怎麼?”

孟友德干笑兩聲,道:“但飲無妨。”

鄧舍微笑,好似完全看在傅友德的面子上,更好像敷衍似的又端起酒碗,對孟友德道:“孟使也請飲一碗。”

傅友德不知鄧舍打的甚麼主意,猜不出他為何突然又是誇獎又是示好。不但是他,連汪河等也不太瞭然。甚至包括郭從龍、續繼祖等,也一頭霧水。聰明如洪繼勳,也至多以為鄧舍是想離間孟友德、傅友德,等他們回去江都後,給陳友諒埋下點內患。其實,鄧舍的用意很明顯。

從第一次見到傅友德起,他就打定主意,決意要把此人留下。

只是一直苦於沒有合適的機會。難得借郭從龍破敵,逮住了傅友德一時熱血衝頭,主動要求負鼓,以及孟友德先後失言的好時機,當然不肯輕輕放過。各種手段接連施出,層出不窮,務要以挑撥孟、傅為上。

最終目的,非欲為陳友諒種下“內患”,實在逼使傅友德。要用他的不安,進而發展為自覺危險,從而不得不主動改換門庭,投效海東。

其中之關鍵,又不在傅友德,而在孟友德。為何說“孟友德先後失言”是一次難得的好機會?試想,孟友德失言兩次,會不會擔憂傅友德回去稟告陳友諒呢?肯定會擔憂!只要他擔憂,事情就好辦了。同時,傅友德也做錯的有事,不該為鄧舍負鼓。正、副兩位使者間,彼此猜忌,互相生疑,而他們的主上又是為陳友諒這樣的人物。要想在其中做些手腳,不就容易上許多了麼?鄧舍只需推波助瀾,也許便可坐收其成。

這卻也多虧的鄧舍有急智,思維敏捷,一聽到孟友德失言,立刻抓住不放,並步步引申開去,若無其事中,已然做下了好大的一篇文字。

點到即止。

為免畫蛇添足,鄧舍待孟友德飲完酒,轉開話題,與諸人說道:“諸位,今與李察罕初戰,旗開得勝,我三軍士氣振作。諸公以為,底下該怎生接戰?”打贏了初戰,充其量開門紅,象徵意義遠大過實際作用。下邊該怎樣迎敵,這才是緊要重點。

李和尚兀自赤膊,風陣陣,他倒也不覺得冷,興沖沖,道:“老郭純爺們,鐵血真漢子!剛才衝陣,端得長了咱海東的氣焰!下邊怎麼打?沒的說。主公,……。”大手往下一揮,“一力降十會!真刀*,與韃子拼個死活就是!”

“好!壯志可嘉。續平章,你以為呢?”

“韃子人眾,咱們軍少。況且今日雖勝一陣,我軍的長處在有堅城。與韃子硬碰硬,怕有些不妥。”續繼祖道,“不過,李將軍的提議,也是甚有道理。‘一力降十會’。我軍今日既然大勝,也正該再接再厲。”

“怎生再接再厲?”

“另尋機會,再與韃子野戰!只有打疼了他們,也才能儘早解開我益都之圍。”守城首在野戰,無野便無城。單純的閉門守城是不行的。打仗,講究一個戰場主動權。放棄野戰,便等同放棄了主動權。整日被動挨打,城池必危。續繼祖畢竟久經沙場,這點眼光見識還是有的。

“姬公,你以為呢?”

行軍打仗,實非姬宗周所長。他猶豫片刻,道:“臣以為,上策不如靜候海東援軍。待援軍到,我城中又養精蓄銳已足。則內外呼應,前後夾擊,韃虜雖強,必不能守。如此,我軍獲勝不為難也。”

鄧舍點了點頭,又問汪河,道:“汪使,有何高見?”

“在下淺薄。”

“今察罕圍城,你我同在城中,當同舟共濟。何必謙虛?有何高見,但請儘管講來。我洗耳恭聽。”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