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六卷 乾坤殺氣正沉沉 5 炮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卷 乾坤殺氣正沉沉 5 炮動 (2 / 2)

胡軍右翼的前後左右,左右眾益都軍馬齊聲大呼:“小將軍高延世!”亂馬交槍的陣中,高延世挑起那副千戶的頭顱,舉槊呼應:“大宋常勝軍!”跟隨其側的十餘勇敢用弓、刀擊甲,吶喊:“殺!殺!殺!”

海東營壘外,養由引弓、蘇白羽先前迎著賓士過來的數百敵人時,不曾有過一下眨眼,現在卻抽刀回首,奮力叫喊:“殺!殺!殺!”夾馬撐蹬,兩百人呼嘯如雷,奔行如風,徑往鳴鏑所在衝去。

不止參戰的五百騎兵在大喊。沒有參戰的那五百高延世部下,也狀若顛狂,在營內紛紛散發舉刀,跺著腳,捶打胸膛,奮然高叫:“殺!殺!殺!”千人同呼,聲動山嶽。

高延世,雖經常恃強凌人,言氣高下,不為諸將所喜,卻也正因其的驍勇冠絕,在本部軍中有著極高的威望。將熊熊一窩,將悍,同樣也會悍一窩。鄧舍新編定齊軍,皆從士誠舊部精銳裡邊抽調而出,唯獨高延世、陳猱頭兩軍,一個士卒也沒調。是因為這兩支軍馬不夠精銳麼?益都諸軍,唯此兩軍最悍。卻也便是正因其最悍,所以沒調。調到別處,士卒不一定服氣。

望樓上,李子繁與潘賢二對視一眼。潘賢二低聲道:“大宋常勝軍。”元軍後陣,胡安之馬驚揚蹄,他大驚失色:“小將軍高延世。”驚訝的,並非高延世令下如山,而是高延世一令既下,千人同呼。士氣如此高昂,殺氣直衝雲霄。他道:“此我軍之強敵也。”

仰觀天色,日頭已有一半沉入地平線下,高山落日,殘陽如血。

胡安之看左右,將佐皆面現駭容,士卒多兩股戰慄,當機立斷:“右翼亂,左翼回援,後有蘇白羽兩軍二百人追擊。海東營內,又尚有千數步卒未動。我軍奔襲三十餘里,又鏖戰多時,士氣已疲。是本將判斷失誤,大意小看了高延世。且鳴金、收軍。後撤十里。待明日再與之戰。”

胡安之誠然沙場老手。

反正察罕軍實力佔著上風,幾萬人馬屯駐泰安城下。高延世、李子繁只有一兩千人,根本無法與之相比。攻打這個營壘,又並非急務。既然如此,又何必在本軍士氣已然受到打擊的情況下,冒著失敗的危險,還要繼續強行發動攻擊呢?

時間多的有,不急在一時。後撤十里,調節一下士氣,然後再戰。

胡安之左翼接應右翼,緩緩脫離戰場。高延世與本部會合,有心趁其後撤的機會,衝殺一陣,卻見胡安之兩翼軍馬雖撤不亂,又且胡安之的後軍嚴陣以待,已經做好了應變的架勢,不由讚了句:“治軍好手段。”

知道胡安之已有防備。就算衝殺上一陣,怕也吃不到太大的好處。放棄了打算,也後隊變前隊,前隊變後隊,緩緩撤回營前。

秋風蕭瑟,寒意深重。隔著遍佈箭矢、血跡、屍體的剛才戰場,胡安之待全軍撤回,他也準備離開前,揚起馬鞭,遙遙往高延世點了點。高延世虛拉弓弦,給以回應。這一場初戰,開始的驟然,結束的卻也快捷。

胡安之因大意小看,姑且算輸了一陣,卻透過此戰,瞭解到了高延世的勇猛及其部的剽悍善戰。並且其部傷亡的數目不算多,實力未損,等再交手時,或許結果便會有不同。而高延世在此戰中,也只不過牛刀小試。並且李子繁也沒有上陣。待明日,營壘紮好,真要再有接戰,結果如何?或許他兩人依然會信心百倍。

“李將軍,觀俺此戰如何?”

“飛將軍不過如是。”

高延世意氣風發,仰天大笑,跳下馬來,隨手把那副千戶人頭丟給潘賢二:“潘大人,本將陣斬敵副千戶一員。記在功勞簿上罷。”潘賢二瞧了瞧隨他衝陣的十餘勇士懸掛在馬上、腰邊的斬獲,問道:“這些人頭?”

這些人頭的主人,一大半都是高延世殺的。

高延世不屑一顧:“些許小卒,不足掛齒。記在簿子上,沒的汙了本將的名聲。便分與陣亡的兄弟們,做他們的功勞。得些賞錢,也好安置家人。”

他帶了十八九人出陣,回來的十二三個。其軍中又與海東老卒不同,許多山東、河北的地方土著,不少家中有老有幼。陣亡者本有撫卹。功勞分給他們,又可多得一筆賞錢。這也是高延世的籠絡士卒之術。

只不過愛惜士卒,籠絡軍心,本是好事,話從他嘴裡講出來,卻實在不怎麼好聽。難為他部下軍士早聽的習慣,倒安之若素。潘賢二自管點頭,表示知道了。他是軍中唯一識字的人,功勞簿不得不由他來記。

高延世、李子繁自去一邊,遣派士卒打掃戰場,掩埋陣亡,收攏傷者,同時總結戰果,透過適才的交戰,分析敵情。

暮色轉入夜色,風捲濃雲,泰嶽無聲。營壘中一處處打起了火把,點燃了篝火。火光熊熊,稍微驅散涼意。各部士卒,除去打掃戰場的,又有做飯的,又有警戒的,更多的接著叮叮咚咚開始繼續築營。

黃沙百戰穿金甲。亂世之中,對這些百戰老卒來講,類似方才的小規模戰事,尋常事耳。簡直家常便飯,一點兒不值得重視。戰事既然結束,那麼該幹什麼就接著去幹什麼。也許有失去交好同袍的會難過一會兒,但營中的整體秩序很快恢復正常,各司其職,秩序井然。

夜色雲天,似有旱雷滾過,從很遠的地方。傳至此處,已然有些模糊。

這旱雷響了好幾日,一直不見雨下。有幾個做飯計程車卒不經意地往雷響處望了眼,手中添火的動作忽然慢慢停了下來。邊兒上計程車卒受其影響,也不由自主地舉頭去看。更多計程車卒站起了身。幾乎整個營中,近兩千人不約而同,先後停下了手中的活兒。伏在火把下,認認真真一筆一劃為高延世等人記載功勞的潘賢二放下毛筆,走出帳篷。正在總結戰果的高延世與李子繁同時抬頭。數千人齊舉首月明中。

遙遠的北方,火光沖天。不是雷動,是炮響。

李子繁輕聲道:“濟南。”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