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五卷 漢騎北來擁鐵戈 28 陳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卷 漢騎北來擁鐵戈 28 陳倉 (2 / 3)

左右的元軍將校都是沒什麼學問的老粗,聽不懂,面面相覷。世家寶翻來覆去將那詩句吟誦良久,忽有所感,粲然一笑,意味深長地看了看眾人,說道:“我看到的不是紅賊,我看到的是寂寞。”

然後,他轉目西方,數萬的蒙元援軍,一停永平路,一駐五指山外,皆按兵不動。繼而,他又轉目東方,一群大雁列成個人字形,穿梭在雲層中,振翅高飛。它們時而變幻隊形,時而斂翅低掠,飛過了一座座的城池,飛過了一座座的山巒,它們飛過了大淩河,它們飛過了小淩河。

空氣由暑熱漸漸變得清涼,陸地到了盡頭,白花花的水浪拍打島嶼,洶湧澎湃的大海上,東一簇、西一簇,停泊聚攏了無數的艨艟鬥艦。

一艘小船,自它們之間穿行而過,靈巧、迅捷,最終在萊州灣中的浮游島邊兒停靠了下來。船上人很少,連帶水手只有二十來個。有個僕役侍從打扮的中年人,彎著腰走出烏黑的船篷,手搭涼棚,朝四外照了一照。

浮游島面積不大,數百米方圓大小。西北兩側懸崖峭壁,東南地勢平緩,距離岸邊遠的地方有四五十里,離最近的刁龍嘴只有十來裡。劉楊平倭的時候,順手曾把此地用為一個補給點。此時在船上遠望,藍天碧水,泛泛煙波中,島嶼便如一點翠螺,碧綠可愛。

浮游島之所得名,有兩個說法,一則因其孤零零浮在海面,故以浮游為名,一則因其狀若蜉蝣,故又稱之為蜉蝣島。

那僕役侍從打量了左近周圍片刻,扭過頭朝船篷裡道:“將軍,約好接應的人好像還沒有到,……。”話音未落,但見島嶼北邊的峭壁下,轉出三二船隻,其中一艘較大的,打著海東水師的旗號。另外兩艘則皆為小船快艇,乘風破浪,很快到的近前。

小船的船頭上參差站著三四人,三個儒生,一個穿著簡單的皮甲。穿皮甲之人雙目明亮,灼灼如日,奪採耀人,卻不是益都三友之一的鞠勝是誰?他左邊一個矮個子的年輕人,面色沉毅,右邊一個瘦高中年,弱不禁風。此兩人乃三友中其它的兩位,年輕人是李溢,瘦高中年為國用安。

他們三人的前邊,立著位四旬上下的清瘦文士,海風吹動起衣襟,長袖飄飄,頗有仙氣,正是顏之希。

兩廂船艇靠攏,顏之希等撩起衣袍,跳上烏篷小船。先前出來的那僕役侍從肅手立在一側,船艙中又出來一人。年歲不大,短打妝扮,頷下蓄鬚,一雙眼明亮深沉,雖不及鞠勝的耀人,卻自有一番沉穩英武的氣度,是別人比也比不上的。

顏之希帶頭拜倒,口中高呼:“見過燕王殿下。”

“諸位先生快快請起。”鄧舍跨步上前,笑吟吟扶起眾人,他這是初次與益都三友會面,熱情而又不顯的唐突的打量了三人一下,笑道,“益都三友,梅蘭竹,久仰大名,今日一見,得償夙願。”

顏之希欲待介紹,鄧舍揮手止住,道:“且慢,待我來猜上一猜。”看鞠勝,讚道,“三友名為鞠勝者,字雖以柔,人實英武,目亮如日,咄咄逼人。若我料的不錯,這一位,定然鞠以柔先生。”

鞠勝一拱手,道:“燕王英雄蓋世,在殿下面前,僕何敢英武二字的評語?慚愧慚愧。”

鄧舍哈哈一笑,又指著李溢,道:“利津李溢,惜字如金。飽讀詩書,謙謙君子。此一位必為李溢李守謙先生。”李溢叉手作揖,道:“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鄧海東。吾也不才,今能有幸見到燕王,與殿下相會海上,幸甚幸甚!”

“益都國氏,世宦書香。累有清名,美譽共傳。這位老先生,肯定就是國用安國邦傑先生了。”

國用安惶恐不已,二度跪拜,道:“燕王威名,遍於宇內。天下士子,交口稱頌。海內豪傑,奔走歸之。用安,益都布衣,今能得見殿下,已屬望外之求,‘清名美譽’,實不敢當。惶恐惶恐。”

“哈哈。老先生太也多禮,快快請起來罷。諸位,海上風大,且隨我入艙內一敘。”

臨入船艙,鄧舍瞅了眼停在不遠處的水師大船,微微皺了眉頭,低聲吩咐侍從兩句。那侍從自去傳命,叫那船隻開的遠點,莫要停靠左近。那船隻太過顯眼,若叫有心人看見,說不得會走漏了風聲。

一點兒不錯,鄧舍此次前來益都沿海,本微服出行。遼西那邊的戰事,儘管豎起的有鄧字帥旗,實則不過是個幌子。正所謂“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者是也。鄧舍這叫做醉翁之意不在酒。舞起遼西之劍,其意方好落在益都。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