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五卷 漢騎北來擁鐵戈 4 倭亂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卷 漢騎北來擁鐵戈 4 倭亂 (2 / 3)

他日常與田家烈、姬宗周等宿儒名士接觸,常聽他們文縐縐說話,難免受到影響。有文化的人,總容易得到人的尊敬,使人不由自主地心生羨慕,故此,他也常常會講兩句道聽途說的典故、成語,以示文雅。

只是,他到底沒讀過什麼書,往往事與願違,講的典故或者辭不達意,或者似是而非。田家烈、姬宗周見慣不怪,早已習以為常。

田家烈對著冰塊,兀自嫌熱,撈出一塊冰來,放在臉上。冰塊融化,順著他的下巴、鬍鬚,冰水淌的他滿身都是。兩邊侍候的婢女們瞧在眼中,不由竊笑不已。田家烈不以為意,隨手把融化的冰塊塞進嘴裡,嘎嘣嘎嘣地咬了兩口,剩餘的部分,仍舊丟回冰盆。

他呲牙咧嘴地倒抽冷氣,好容易把咬下來的冰塊嚥下,只覺肺腑一片清涼,大呼痛快。

要說田家烈萬般皆好,只有這一點不好,太過粗俗,不講究禮節。相比姬宗周,簡直是兩種人。姬宗周容貌端正,威儀進止,知禮守節,平素不苟言笑,處事穩重,有大臣的風範。

王士誠一直對他的這點毛病不甚喜歡,卻也無可奈何,招了招手,吩咐婢女送上毛巾,給他擦拭手臉。

田家烈攤開手,任由侍女跪在他的面前,幫他擦拭。他個子低,侍女不用起身,也夠得著。

他說道:“姬公所言,甚有道理。吾也聽說了,燕王殿下在江華島、平壤、金復州連設三處水軍翼元帥府。號稱戰艦千艘,水卒五萬。倭寇沒膽子去侵擾海東,也在情理之中。只是,燕王有那麼強大的水師,卻怎麼沒能把叛亂的倭寇盡數剿滅?

“而且從他剿滅叛亂的倭寇至今,好幾個月了。那倭寇縱有漏網之魚,又為什麼直到現在才又活躍起來?又為什麼不早不晚,非到現在,才又突然來侵擾我山東沿海?這一點,卻使吾迷惑不解。姬公,你又何高見?”

“六月麥熟。倭寇此來,應該是為了搶掠糧食。往年不也是如此麼?每到六七月,倭亂總是會更嚴重一點。”

王士誠越聽越心煩意亂。

他召集田家烈、姬宗周來,卻不是為了聽他們分析倭寇來襲的原因的。他站起身來,直接乾脆地問道:“知禮,你鎮撫萊州諸地。就以今年倭亂的形勢,如果倭寇全力以赴抄掠萊州,你有幾分擊退他們的把握?”

“倭寇之利,在嫻熟水戰。若論野戰,他們不佔上風,絕非我益都的對手。臣有十分的把握擊退他們。”

“剿滅呢?”

“倭寇狡詐,從不深入內陸太遠,稍有風吹草動,即逃回海上。想要在野戰中將其徹底消滅,幾不可能。”

王士誠轉目田家烈,田家烈點頭便是贊同姬宗周的判斷。王士誠越發煩躁不堪:“只能退,不能剿。又有何用?”

也難怪他焦躁。

要知,倭寇的危害不止在會影響屯田,山東沿海多有漁民、鹽場,不能把倭寇徹底剿滅,就會影響到漁民出海、鹽場勞作。長此以往,勢必會激起百姓不滿為輕;沒了漁鹽之利,定然會影響到益都的賦稅收入為重。

田家烈繞是智謀滿腹,無奈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他連著想出了三四個對策,都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倭患,至多暫解燃眉之急。

姬宗周等了會兒,見田家烈再沒什麼說的了,這才慢吞吞地說道:“臣有個想法,不知可行與否。”

“快快講來。”

“所謂解鈴還須繫鈴人。海東燕王兵馬雄壯,水師強盛。與主公更曾有袍澤之誼。臣以為,主公不妨遣一使者,齎書往去求援。”

“燕王?”

“然也。臣聞燕王此人,寬厚仁義。上個月,為救上都之急,他應雷帖木兒不花之請,不惜以千金之軀,親提三軍,長驅數百里,與孛羅決戰察罕腦兒。

“時有謀臣勸諫,以為孛羅勢大,不可輕戰。燕王卻言道:‘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上都與吾海東,生本同根,是為一家。今若因懼敵勢大便坐視不救,何為人耶?卿言雖善,吾所不取。’

“其仁義至此!主公若能果如臣言,肯遣使往去求援,則臣料燕王必不致令主公徒勞往返。

“如此,倭寇之亂可解。這倒也罷了,最重要的是,主公亦可藉機與之交好,得一強援。東平田豐,與我多有摩擦,常有覬覦益都的企圖。主公若能得海東的援助,我若有急,彼來救之,對日後的發展也是有好處的。”

王士誠聞言大喜。

他對鄧舍還是很有好感的。鄧舍曾經救過他的夫人、並安全送至益都不說,更加難能可貴的是,鄧舍並沒有因此就以恩人自居,反而表現的非常謙虛有禮。逢年過節,每每有厚重的禮物送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