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四卷 回頭遙望鄉關處 37 神仙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卷 回頭遙望鄉關處 37 神仙 (3 / 3)

“那是為何?”

“小人夜觀天象,見有流星北來,至參而止。”

“什麼意思?”

“據天象來看,主有兵事。”

“你是說?”

“小人不敢妄言。”

陳虎厭煩他不假,擋不住他一再祭出天象這杆大旗,行軍打仗有許多忌諱,觀氣、天象之說,在軍中很有市場,絕大多數人對此堅信不疑。陳虎沒讀過書,充其量才識得幾個字,被這人神乎其神的一說,恰好中了心事。

去年,鄧捨出永平,奔赴高麗的半路上,曾與張居敬有過一次交戰,戰情最危急的時刻,吳鶴年認出來了勝候之風,而那場鏖戰,最終果然己方獲勝。陳虎想到此處,不由收起怒氣,花叢裡走了幾步,沉吟說道:“主有兵事?……,我海東正與南高麗交戰,主的是這個兵事麼?”

“小人觀流星來向,從北而來。海東在東邊,北邊,北邊,……”

遼陽之北,是瀋陽。

陳虎色變,寒著臉著盯了他兩眼,沉聲道:“趙帖木兒,主公雖叫俺好生待你,不可怠慢。看中的是你熟知瀋陽虛實,可並不是要俺來聽你裝神弄鬼!你可知在我海東軍中,以天象為名,攪亂軍心,是何罪麼?”

趙帖木兒汗出如漿,連連叩頭,顫聲道:“小人所言,句句屬實,不敢有虛。昨夜觀看天象,的確是這個意思,求將軍老爺……”

他殺父求榮,投降鄧舍,後來遼東一戰,出了些功勞,將瀋陽的乾討虜軍策反成功,本以為自此飛黃騰達,可得鄧舍另眼相看。誰知,鄧舍不喜歡他的脾性,視他為卑鄙無親的小人,不殺已經算是開恩,遑論拔擢為官?留了他一條小命,為的只是他熟悉瀋陽。

趙帖木兒不笨,聰明人,時間久了,自然看的出來。瀋陽不平,有他的活路;瀋陽一平,他必死無疑。以海東如今的實力,平定瀋陽遲早而已。他為了求生,能殺掉養父,可見其無恥怕死的程度。自此日日惶急,他絞盡腦汁,要想出保住性命的計策。

他試過逃跑,陳虎看守他甚嚴,沒機會。萬般無奈,他突然想到自己跟著蒙古薩滿學過本領,觀風望氣,略有所成。就如絕境裡看到了一線光明,溺水的人摸著了一根稻禾,或許唯一的生機就在此了。

故而,從幾天前起,他便日日來見陳虎,劈頭當面“小人夜觀天象”。要說呢,他跟著蒙古薩滿,確實學了點東西,加上他本人在某方面的確有過人之處,最起碼在預測天氣上,十拿九穩。無奈,陳虎對此不感興趣,連著三天,沒給他好臉色看。

趙帖木兒既絕望,又懼怕。

他經歷過戰事,略通兵法,私下分析,海東與南高麗交戰,瀋陽不會無動於衷,有趁機出軍的可能。只是,他對此不確定,也猜不出瀋陽如果出軍,會往哪個方向出軍。恰好,昨天半夜,他瞧見一道流星由北而來,索性用為藉口,乾脆孤注一擲,含糊其辭的來試探一下陳虎的反應。

他瞥見陳虎的手摸向了腰畔的短劍,頓時心神俱裂,再也顧不了太多,沒口子叫道:“將軍老爺!小人見那流星,……”就要改口,說出預備好的第二套說辭。

苑門外,一騎倉急奔入,馬上騎士滾落下來,衝到近前,叫道:“報將軍!北城門外,見有一彪軍馬來到。看其旗號,乃瀋陽劉探馬赤。”

陳虎倒抽一口冷氣,不為的瀋陽來犯,他既驚又訝,不可置信地看向趙帖木兒。

趙帖木兒欣喜若狂,撐在地上的雙手,深深摳入泥裡。他強自抑制,努力保持平靜,斬釘截鐵地說道:“小人見那流星,分明從北而來。小人可以斷言,日內必有戰事,發生在我遼陽!”

三兩花瓣,伴著細雨,飄落泥中。

……

同一時間,方米罕拂去肩膀上的落葉,自山林間探出頭來,前邊數十里外,王京近在眼前。

——

1,笞、杖之刑。

按照中國舊例,每以“十”為一個單位。笞刑至多五十,杖刑至多一百。元朝的刑罰,笞刑加到五十七,杖刑加到一百零七。比較之下,又增多了。成宗時,刑部尚書王約上言:“國朝之制,笞杖十減為七,今之杖一百者,宜止九十七,不當又加十也。”

笞刑:小板子打。杖刑:大板子或棍子打。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