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二卷 我來一扣動天地 25 德川 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卷 我來一扣動天地 25 德川 Ⅰ (1 / 3)

忙了兩天,協調輜重、配備兵力。軍糧自帶。

姚好古好耐性,任城中亂成一團麻,就是不主動開口問鄧舍要去幹什麼。鄧舍被他纏得怕了,也沒去通知他。直到臨出發前一晚,才遣了吳鶴年去,通傳一聲罷了。

次日一早,鄧舍先出城,文華國隨其後。文華國入寧遠,鄧舍過寧遠不入,直達德川,屯營十里之外。遣派遊騎,遊蕩前探。德川城頭亂作一團,城外的大莊園裡,一撥撥的佃戶、青軍,往城中倉皇撤退。

楊萬虎、陳牌子跟隨軍中。根據他兩人的軍功,一個現為千戶,一個現為副千戶。鄧舍給了他們一人一千新卒,帶領統率。

他兩人投軍時帶來的二三百流人,在定州傷亡百餘。剩下的兩百人,一併撥入新卒,任十夫長。至於百戶,有八百老卒的資深軍官擔任。

算起日子,兩人投軍至今,才一個多月,青雲直上,就都做到了千戶的位子。鄧舍當初有功必賞的話,言而有信。

為了防止德川方面,在紅巾紮營的時候出城襲擊。鄧捨命令先列車陣,以鹿角車、偏箱為方陣在外;以拒馬槍為方陣在中;撒鐵蒺藜。步兵在內,老卒備戰,新卒築營。

入夜不久,營地大致布好。鄧捨出了帥帳,四處視察。營地內兩條大道交叉橫貫中間,各軍、各隊羅列四面。六丁六甲、二十八宿等旗,飄揚夜空。

防守器械統一安排在營壘前沿。一半老卒和新卒編在一起,做為駐隊;剩下一半老卒做為戰隊。高麗人如果來襲,戰隊出戰,駐隊守營;駐隊出戰,戰隊守營。

巡查一圈,鄧舍回帥帳的路上,探馬來報,他們偷空子,逮了幾個沒來得及回城的德川土著,拷問出了更詳細的軍情。指揮德川軍隊的最高長官,前天才剛換了人。叫什麼名字不知道,看將旗,寫著個金字。官銜是西北面都指揮使。

官銜配姓氏,兩相對照,還能是誰?除了金得培,找不到第二個人。他大概是才逃回平壤,因了大敗被髮配到前線,戴罪立功來了。

“還真是巧。”楊萬虎、陳牌子沒和金得培對過陣,感觸不深;左車兒不禁道,“上次他困雙城;這次換我困德川。”

楊萬虎撇了撇嘴,輕視道:“手下敗將。”

一攻一守,形勢變異。鄧舍不敢大意,道:“前番雙城血戰,麗軍攻守,頗有章法。不得小覷。”有個疑問升上心頭,指揮官換了,軍隊數目會不會也因此有所改變,問,“守城的駐軍有沒有變化?”

“聽那土著講,金得培入城,沒帶甚麼人馬;只四五親兵。小人在城外觀望良久,德川麗軍大約以為我軍前來是想攻城,所以一直在忙碌防備,沒有出城的意思。”

鄧舍微微放心,遣探馬出營,再探。

按照事先的約定,明日一早,文華國就會出寧遠,首先北上攻打熙川。可以預見,熙川遭到攻擊的訊息,一被德川得知,它就會立刻猜出當面紅巾的意圖,不在攻德川,而在堵截援軍。

到那時候,金得培一方面責任在肩,一方面雪恥心切,斷然不會坐視不救,定會千方百計以求攻破鄧舍營壘,北上救援。哀兵必勝,他夠哀了,勝不勝不好說,血戰在所難免。

連著三日,鄧舍催促加固營盤。廣散遊騎,控制南北通道,從第二天開始發現熙川的信使,接連俘虜、斬獲四五人。

究竟山巒連綿,道路太多,不能徹底斷絕兩地通訊。第四日,德川接到了熙川的急報。鄧舍也同時接到了文華國的報捷,熙川克,繼續北上,攻江界。

江界這個地方,地勢險要,好在高麗尚沒有大規模駐軍,否則還真不太容易對付。也因為它的地勢,這是唯一一個攻打下來之後,打算派駐重兵佔據的地方。

而能不能保證江界等地的內線作戰順利實施,就全看鄧舍的外線能不能撐住了。第五天,金得培小規模地派遣出幾支軍馬,試圖衝營,鄧舍固壘不出。

雙城一戰是怎麼贏的,他記憶猶新。如果當時慶千興、金得培不為自己的計策所動,牢守營盤,拒不出戰,最後得勝的就不是自己而是高麗人了。有此前車之鑑,他不會傻到重蹈覆轍。

固守的同時,儘量地以老卒搭配新卒的方式,以戰代練。這些新卒,大多數家中都在前一輪的分地熱潮中,分到了不少土地,算是既得利益者。

鄧舍平時又很注意高麗、中國本一家的宣傳;強調大家都是活不下去的苦人,明確將敵對的矛盾,指向了盤剝、壓迫窮人的惡霸地主。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