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四卷 回頭遙望鄉關處 2 深冬 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卷 回頭遙望鄉關處 2 深冬 Ⅱ (2 / 3)

除了殺傷,還有俘虜。

楊萬虎等部的殺傷數目不及騎兵,俘虜的數目最多,騎兵遠不及步卒。楊萬虎等部總計俘虜元軍一萬三千餘人,這還不算李鄴坑殺了一部分。騎兵加在一起,俘虜不到兩千人。

也就是說,殺傷數萬,俘虜一萬五千人。戰後清點己軍傷亡,步、騎加在一起,不過兩千餘人。文華國稱之為大勝,一點沒錯。只此一戰,堪比張士誠孤城退敵百萬,徹底實現了鄧舍的戰略意圖。殺的元軍聞風喪膽,在其恢復元氣之前,絕不敢再入遼東半步。

文華國興奮之餘,嘖嘖嘆息,道:“只有一點可惜,囊加歹、搠思監等,怎的叫他們給跑了呢?”

說來話長。有了高家奴的前車之鑑,鄧舍這次打的主意就是擒賊先擒王,遣了佟生養直入元軍帥營。誰料到囊加歹與也先忽都狡猾,學了曹操的故智,喬裝打扮,割須斷袍。佟生養辛辛苦苦,到頭來抓了個竹籃打水一場空。

好容易抓了一個,一審,是個西貝貨,假的。

如果說囊加歹與也先忽都跑掉,實屬意外,那麼搠思監的脫逃,卻純粹鄧舍有意為之了。其實,就在開戰不久,陸千十二匯合了往去豪州的騎兵,由嚮導引路,翻山越嶺走小道,殺個回馬槍,奇襲懿州元軍大營,就生擒活拿了搠思監。

出於某種的考慮,鄧舍秘見過搠思監後,學朱元璋施放納哈出,縱他回了大都。

“大將軍回師廣寧,潘誠那廝怎的說?”

追殺元軍了五天五夜,見元軍殘部或逃入北部,或奔出遼東地界後,鄧舍回師廣寧。

他在殲滅戰開始前,給楊萬虎的有命令,叫他動手前趁機拿下閭陽。此時,潘誠僅存了廣寧一城,殘兵萬餘,鄧舍追殲的時候,他沒有出頭,加緊時間修葺城牆。無奈時間倉促,修葺不成。

鄧舍回來,他無言以對。

有上馬賊的老兄弟私下建議鄧舍,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吞併了他就是。鄧舍區區一個總管的職位,潘誠名正言順的平章,他顧忌小明王的反應,要知劉福通雖敗於察罕帖木兒之手,猶自擁精兵數萬,盤踞安豐等地,威風未落。劉福通潁上首倡,當之無愧北方紅巾首屈一指的人物;小明王之父韓山童,北方白蓮教的教首,他們一句話,影響極大。

更關鍵的,且山東、淮南等地,名義上依然大宋的地盤,小毛平章、朱元璋,名義上依然大宋的臣子。

“我今日雖然擊潰了探馬赤,遼西仍在韃子的手中;瀋陽距遼陽不足百里,如鯁在喉。北部韃子部落眾多,連通蒙古、漠北,韃子善騎射,老幼皆可戰,上馬即為戰士,猶有控弦之士不下十萬。

“河南的察罕帖木兒部,皆百戰精悍,隨時可以挾破汴梁的大勝之威,轉入遼西。腹裡、河北一帶的孛羅帖木兒部,隨時可以北上、東進,豐州一戰,他兵馬精強,是個勁敵。遼東看似大勝,實則危機四伏,當此時,豈可因小利而壞大事?吞併潘誠不難,於我軍何利?多得一城之地,徒然陷自家入孤立之死路,殊為不值。

“況且,閭陽已入我手。潘誠憑一廣寧,遠近皆我城池,處在我軍重重包圍之下,便如虎入樊籠,他再也有能耐,也難翻風浪了。不錯,他還有萬餘殘兵,但他一城之地,豈夠養軍萬餘?靜觀其變就是。”

鄧舍考慮再三,沒有答應。當下,派遣信使,請潘誠出城,來營中一敘。

他勝軍數萬屯駐城外,要想攻城,一鼓可定。潘誠不出來不行。兩個人營中會面,鄧舍持禮甚恭,自居部屬,隻字不提大勝元軍之事。設下酒宴,名之為其壓驚。到底潘誠忍耐不住,主動開口,提出願為鄧舍請功,上封奏摺給小明王。

他不受鄧舍的執禮,以平級的禮節相待,說道:“將軍之功勞,人所共見,數萬人大破韃子二十萬,殺傷無數,屍橫遍野。遼東之戰,大漲了我大宋的志氣,主公必不吝厚賞,遼陽平章一職,非將軍莫屬了。”

話語中,隱約試探鄧舍心志。

鄧舍笑而不言,殷勤勸酒。潘誠打了個空拳,渾身難受,他心中有事,美酒入口難嚥。酒過三巡,他終於失去耐性,使個眼色,隨他而來的一個幕僚,拿出備好的說辭,說道:“漢有名將霍去病,年未及弱冠,六日而破匈奴五部,殺其王,俘其王子,得其祭天之金人,名傳千古,世稱冠軍侯。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