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四卷 回頭遙望鄉關處 1 深冬 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卷 回頭遙望鄉關處 1 深冬 Ⅰ (2 / 4)

龍生九子,人有百樣。

為官便如做人,有像洪繼勳這樣孤傲的,也就有如吳鶴年那般好拍馬屁的。鄧舍對那官員的奉承不以為意,微微一笑,很有大人的氣度。他與文華國閒言數句,敘過別情,文華國肅手請他先行,一行人打馬陪同,進了平壤城。

城門口鼓樂齊鳴,鄧舍當先而入。

衙門禁止百姓出行,卻不禁止他們趴在窗邊觀看。住在城中其它地方的居民,大多聚集相識的臨街人家裡,鄧舍除了打平壤時來過一次,這是第二次來。絕大部分的百姓只聞其名、未曾見過其人。

鄧舍屢戰屢勝,平遼陽、收遼左,驅逐元軍,盡有遼東,不僅在漢人之間,即便高麗人中也多有種種的傳聞,有說他天星下凡的,有說他金甲神轉世的。因了白蓮教的緣故,想象力豐富的,還有說他會吞雲吐霧、撒豆成兵的。

總而言之,傳什麼的有,好容易有機會見著鄧舍,沒人不好奇的。鄧舍所過之處,沿街屋舍內男女老少指指點點,交頭接耳。

早聽說了鄧舍年輕,真見到眼前,看他乘肥馬,衣輕裘,徐徐而行,時不時與左右輕言歡笑,如沐春風。雖眉目間露出些許與他年齡不相匹配的深沉與穩重,攜帶的短劍與弓矢不免引人想起金戈鐵馬的沙場,卻是絲毫也沒有半分想象中膀大腰圓、凶神惡煞的樣子,人人不免吃驚。

“莫看他年小,卻比文大人更像個官兒。”有高麗人由衷說道。

漢人帶著自豪:“我雙城虎賁百萬,謀臣如雨,猛將如雲。如文大人這般的,數不勝數,像大將軍這樣的,可只有一個。”這人口中所說的“謀臣如雨,猛將如雲”云云,盡為“說三分”裡的慣用詞兒,套用到此時,倒也極為貼切。

“聽說大將軍剛滅了蒙人的探馬赤軍,八十多萬人啊,殺了個乾淨。有個姓李的將軍,叫什麼李鄴的,本來看守義州,後來蒙人跑的瘋了,他也奉命出城阻截,降者無數,統統被他給坑殺了。”

“坑殺?”

“活埋!嘖嘖,八十萬人吶,……你見過八十萬人麼?你知道八十萬人有多少麼?就這麼全被坑了。”說話的是個高麗人,他不知哪裡聽來的小道訊息,賣弄地神乎其神,他接著說道,“知道麼?砍下的人頭從義州一直鋪到遼陽,幾百裡的路程,大道兩邊兒全壘滿了人頭,樹上掛滿了屍體。血淋淋的,嚇死人。”

有人疑惑,問道:“你不說坑了麼?坑了哪兒來的人頭?”

“坑完了,挖出來砍的唄。這叫做伍子胥掘墓鞭屍,李郎君挫骨揚灰。……,對了,前幾天勾欄裡,上演了一出新戲,叫楊娥冤的,你看了麼?多好的一姑娘,硬被逼得逃入了深山,做了野人。這蒙人呀,真不是東西,該殺的混賬玩意兒。”

《楊娥冤》,全名《風雪連天楊娥冤》。

講述蒙古惡霸黃帖木兒逼死漢人佃戶楊白勞,搶佔了他的高麗妻子劉氏,劉氏自殺而死,黃帖木兒又要汙辱其女喜兒,喜兒被迫逃入深山成了白毛女的故事。此為吳鶴年聚集人手,新編的十大雜劇之一,分漢、麗兩種語言版本。

演出之後,風行一時,引起了轟動的反響,與另一部熱播的雜劇《感天動地竇娥冤》,堪稱珠聯璧合。

除此之外,十大雜劇中比較成功的還有《鄧總管智取永平城》,講述鄧舍八百人破永平城的英雄事蹟。

《雙城外紅色娘子軍》,以王夫人為原型,糅合花木蘭、楊門女將以及金末楊四娘子的傳說,塑造了一個英勇無畏、擁護鄧舍、反抗蒙元的雙城女戰士的群體形象,其中有漢人、渤海人、高麗人、女真人等各族的女子出場。要說雙城軍裡並沒有女戰士,之所以虛構,因為百姓喜聞樂見。

以及《戰遼陽烈火金剛》,《東牟山林海雪原》,《平壤城下紅旗譜》,《野火春風斗蓋州》等等。

武戲之外,也有抒情的戲,例如《爭芳鬥豔迎春花》,走的才子佳人的路子,不同之處,這位才子文武雙全,參加了雙城軍,堅定反元。

《紅日映青春之歌》,表現了樸素的高麗人,響應鄧舍漢麗一家的號召,從南部偷越邊界,歷經千辛萬苦,來雙城認祖歸宗。劇中有段歌兒,調寄《普天樂》,有幾句是這樣的,“雙城天,明朗天,千里奔來好喜歡,真個快活煞神仙”。

詞簡曲明,膾炙人口,無論漢、麗,不管婦孺,差不多人人會唱。

這些雜劇,加上一些新編的小曲兒、舞蹈,比如《山坡羊•星星之火》,《得勝令•憶苦思甜》,《端正好•自古漢麗為一家》,《朝天子•嶽王》等等,皆為鄧舍漢化麗人、女真,爭取民意、鼓舞鬥志的手段。

雜劇歌舞的力量不容小覷,潛移默化之下,收效極大。

鄧舍帶來的五千人,四千人駐紮城外,一千人隨行入城。此時朝陽東昇,光芒萬丈,街道上金光閃閃,櫛比鱗次的街房熠熠生輝。陽光下,紅旗招展,將士們魚貫而行,甲光向日金鱗開,槍戈如林向天舉。道畔殘雪未融,白皚皚一片,越發映襯計程車馬精研。

普通的百姓市民,未曾經歷過征戰殺伐,不曉得何謂一劍曾當百萬師,但聯想到鄧舍戰無不克的傳聞,再看到有這樣的一支熊羆虎豹入眼,不由讚歎:“所謂的百勝雄師,也只能是這個樣子了。”敬畏油然而發。

見鄧舍漸行至街中,停下馬來。他神采飛揚,顧盼左右,文武環繞,千騎簇擁,紅日之光輝,逼視眾人不敢直視。既來此,不可只樹立威嚴,恩威並舉,方為治民的上策。他按劍挾矢,朗聲說道: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