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蟻賊> 第三卷 英雄無聲天地老 73 虛實 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卷 英雄無聲天地老 73 虛實 Ⅰ (1 / 4)

囊加歹認為鄧舍宣揚要打惠和、武平,不過“故作聲勢”。他說的很對。

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

鄧舍從軍多年,耳聞目濡,嫻熟軍伍,掌軍來,由小戰鬥而大戰鬥,由大戰鬥而小戰役,歷經數次大戰,史書、兵書無不觀之,凡有所得,必記載不輟,有理論,有事例,聯絡自身,結合經驗,可以說,他在兵法一道上,已經登堂入室了。

他深深地明白:真正的目的與其說尋求戰鬥,要求士卒勇敢,不如說尋求有利的戰略形勢。所謂“力發於形,而蓄於勢”。有利的戰略形勢有了,就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順勢而為,戰則必勝。為什麼說氣勢壓人呢?氣勢佔據了上風,對方的失敗早晚的事兒。

自古兵家,無不重視形勢。

“勢”可隨,“勢”可造。有利己方的勢,順勢而為;不利己方的勢,改而造之。“造勢”又有兩個基本的要求,其一要險,或“決積水於千仞之堤”、“轉圓木於萬丈之谷”,或“置於死地而後生”,如韓信的“背水結陣”。

其二,要奇。要出其不意,使對方意向不到,難以防範。勢成前,需得平穩,麻痺對方;一旦勢成,則必使對方不知所因、不知所措,無法判斷、無以應對。如鄧舍的聲東擊西。

可惜功虧一簣。

他當機立斷,改打義州。打義州容易,掌握戰場的主動權難,他必須再次造勢,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故技重施,依舊聲東擊西。

他打武平、惠和的意圖暴露了,沒關係,虛的不行,來實的。

“虛不能則實詭,實不能則虛就。”用虛騙不住敵人就用實,用實騙不住敵人就用虛。他起初聲稱要上前線,是以廣寧前線為“東”,為“虛”。他這一次聲稱要打武平、惠和,是以為武平、惠和為“東”、為“實”。

他打大寧是假,他還是要打武平、惠和。

只不過,要想成功,需得再多用上一招:“圍點打援,避實搗虛”。

鄧舍在義州待了三天,一來養精蓄銳,二來等趙過糧草運到,三來待世家寶發現他的細作,四來等他要打惠和的訊息傳入佛家奴的耳中。

第三天夜間,糧草到了。

第四天下午,混入潰卒的細作陸續返回。他派出去的細作多,世家寶發現的少,大部分安然無恙。細作彙報探察所得:“小人快到大寧方才折回。就小人折回前,世家寶收攏的殘卒約有萬餘。潰兵中許多原本張居敬的軍馬,沒入大寧,去了興中州。”

張居敬本在興州,離義州很遠,後因與沙劉二交戰,北上興中州,位處義州、大寧之間,彼此相距各有一百多里。他雖戰死,部將有逃掉的,收攏了幾千人,撤回興中州。

“大寧城防如何?”

“小人遠遠觀看,旌旗密佈,金鼓不絕,看起來防守的很嚴密。”

“潰卒安排呢?”

“大寧四個城門,三門緊閉,唯留南門,放潰卒入城。凡回城的潰卒,皆需經嚴格檢查,先報本屬營號。報不上本屬營號的,一概砍頭。報過本屬營號,然後由熟悉其營的人出面辨認,辨認不對的,一樣砍頭。”

防範的確森嚴,難怪這細作混不進去。

“興中州呢?”

“小人回來路上,特意繞過去看了看。較之大寧,興中州亂糟糟的,全無秩序。小人扮作大寧的潰卒,尋人打聽,聽說張居敬一死,群龍無首,城中諸將意見不一,有想繼續西撤,回興州的;有想投奔大寧的;有想固守興中州的。已有兩支人馬走了,去了哪裡倒是不太清楚。”

興中州不大,是個下州,區區殘軍怕守不住,又沒主事的人,其心不一也在情理之中。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