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三卷 英雄無聲天地老 3 關鐸 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卷 英雄無聲天地老 3 關鐸 Ⅲ (3 / 4)

亭子不大,裡邊放了塊石碑,石碑似被火燒過,烏黑一團。方補真道:“韃子官兒不降,惹惱了平章大人,一股腦兒綁在碑上,燒了。”念那碑文,“‘爾俸爾祿,民脂民膏’。哈哈,將軍知道麼?當時燒出的膏脂還真是不少,卑職攏了攏,足點了三天蠟燭。”又接著念道,“‘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嘿嘿,嘿嘿,卑職看正好相反,應該是‘上天易欺,下民難虐’。”

碑上的碑文受了火汙,本已模糊不清。鄧舍知道,這碑叫戒石,全天下的碑文都一樣,方補真不看字而知其文,也不奇怪。

“上天易欺,下民難虐。”鄧舍唸了兩遍方補真改過的這兩句,細品其意,不由悚然。再看方補真時,鄧舍肅然起敬。

兩人繼續往前,府衙中人很多,不時碰上幾個腳步匆匆的文武官員。方補真似乎人緣不太好,很多明明認識他的人,都只當沒看見他,他也冷冷地不理人。

要說受歡迎的程度,他尚且不如鄧舍,最起碼,三四個昨天見過鄧舍的官兒,表現得都很熱情。只是鄧舍覺得,那熱情裡帶著古怪,就似方補真的那一抹似笑非笑,他越發忐忑,昨天酒宴,自己究竟說了些甚麼?關鐸問志,自己又回答了些甚麼?

關鐸想灌醉他,的確是個高招兒。酒後真言是其一;即便酒後無真言,只要醉、只要心中有鬼,酒醒之後必然忐忑。就好比兩軍對戰,陣且未列,己方已落入明處,輸了一籌。真要是明處也罷了,索性破釜沉舟;但問題就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落入明處。

“罷了,罷了,任你千般計;我只一來應。酒後失言,誰能當真?”鄧舍沉下心,深深吸了口氣。兩人已到了大堂之外。方補真清清嗓子,道:“雙城萬戶府萬戶鄧舍,卑職方補真求見。”

關鐸柔和的嗓音傳出:“進來吧。”

跨入堂內,鄧舍拜倒:“見過大人。”關鐸道:“快快起來。”鄧舍站起身,拿眼往左右微微看下,堂內除了關鐸,毛居敬、虯鬚將軍也在,另有兩個文官兒,伏在一側堆滿文書的桌案上,不知忙些甚麼。

“鄧萬戶昨夜喝酒不少,今天怎麼不多睡會兒?”

“素在軍中,早起習慣了,睡也不睡不著。”鄧舍恭敬答道,趁關鐸不注意,偷瞧他的神色,笑融融的,沒有異樣。關鐸道:“聞雞起舞,正是武將本色。好,好。呵呵,老夫送你的婢女,用著還算舒心?”

“多謝大人。只是末將昨夜大醉,……”關鐸哈哈一笑,道:“可惜了良辰美景。”正閒話間,方補真往前兩步,再次跪倒在地,亢聲道:“大人,卑職有話講。”關鐸一怔,道:“什麼話?起來說。”

方補真卻不起來,道:“卑職方才來的路上,經過青樓街道。”他手指向後,指著堂外日頭,“日未及午,而進出人群熙攘。”“這有何怪?青樓既然開門,自然有客上門。”

“大人沒見,嫖客裡十個有八個都是軍中將士。大人,強敵當前,而軍士如此,不知操練,反日夜尋歡。倘有敵襲,如之奈何?”關鐸沉吟,問道:“你的意思?”方補真道:“大人當下軍令,非常時期,關閉青樓、禁將士出營,免墮我士氣。”

毛居敬道:“方大人,你這話不妥了吧。”方補真昂著頭,翻著白眼,問道:“有何不妥?”毛居敬向關鐸拱了拱手,道:“正因非常時期,小人以為,青樓關不得。”方補真漲紅了臉:“為何關不得?”毛居敬不理他,對關鐸道:“壓力大,需得發洩。青樓之設,目的不就在此?況且逛窯子的將士,小人知道,皆為輪值當休的,又不誤防守、巡邏,何必理會?方大人墮落士氣云云,近似紙上談兵了。”

“哇呀呀!”方補真惱怒非常,跳了起來,手指勾回,指著毛居敬,冒出來一句,“你這佞臣!再敢以巧語亂大人之心,小心我噴你!”

鄧舍愕然驚顧,正好好的辯論說話,怎忽的一下子就勃然變色?方補真的實授官兒是甚麼,鄧舍不知道,總不會比毛居敬大,當著關鐸的面,敢如此放肆?卻見關鐸、毛居敬、那虯鬚將軍面色不變,邊兒上伏頭抄錄的倆文官兒連頭也不抬一下,可見,早已見怪不怪。

這等脾氣,難怪他不招人待見。

關鐸哈哈笑道:“些許小事兒,暫且擱下,改日再說。”方補真忿忿不平,不甘心,要繼續說,關鐸道:“今日老夫叫你們,有大事說。”安撫他兩句,方補真無奈退下。

關鐸叫鄧舍上前,話入正題,問道,“昨日只顧著歡喜,老夫忘了問及,你帶來了多少人馬?”

“六千。”鄧舍等他這一問,從昨天等到現在,接著要拿出精心準備的解釋;關鐸又道:“六千?比老夫想的多。姚總管講,你才打下平壤,不多留些人馬,高麗不打緊麼?”鄧舍嚥下到嘴邊兒的解釋,回答道:“才和高麗議了和約,又有姚總管坐鎮,應無大礙。平壤,……”

關鐸點了點頭,道:“和高麗議了和約?高麗人向來講話不算,出爾反爾的把戲最是拿手,你要小心,不能當真。”話語淳淳,純是對晚輩語氣,語重心長。鄧舍再嚥下平壤的話頭,道:“末將已在南部沿線屯聚重兵,又備下水軍,聯絡倭寇,朝夕騷擾其南部,……”

關鐸頷首:“好計策,好計策。姚總管誇你的不差,有勇有謀。”轉開話題,“你新得平壤,雙城貧瘠,軍中糧草、軍械、輜重缺乏麼?”鄧舍心念電轉,他要送輜重?或要藉機再多派人馬入高麗?答道:“正值秋收,糧草暫且無虞。軍械勉勉強強,夠用。”

“你帶來六千人太多,眼下遼陽並無大的戰事,用不的許多人馬。老夫撥給你槍戈、盔甲千套;弓矢,也按千人的份兒;火銃,老夫不多,給你三百支,明日一早,由你本部千人帶回高麗吧。”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