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二卷 我來一扣動天地 15 天算 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卷 我來一扣動天地 15 天算 Ⅲ (3 / 3)

“趙將軍佯敗東撤三十餘里,小人來時,軍卒大多已經收攏,散入林中隱蔽。麗軍追趕了一程,因我軍早有準備,不及而還。”

“甚好。”對弈到現在,算是中盤了。樂觀來看,勉強扳平了開局的劣勢。鄧舍輕輕摸了摸腰上馬刀,高麗人究竟會不會按照他的想法來動呢?肩上的重壓,悄然轉化,他的心中有期待,有擔憂。

“逢林莫入、遇事莫慌”。默默唸了兩句鄧三的教導。他霍然轉身,對左車兒道:“今夜,還得辛苦你一趟。給你三百人馬,三攻麗營。這一遭,不用廝殺。麗軍出營,你後退;他回撤,你前進,敲鑼打鼓,騷擾得他不得安歇,你就是大功一件。”

打漁場紅巾的決定,是金得培在得到遊騎回報之後,為避免後患,請求慶千興做出的。沒了夜色的遮掩,漁場附近又缺少遮蔽,紅巾難以斂藏,虛實盡被麗人看透。按照慶千興本意,幾百人,懶得理會。轉念一想,擊潰驅走了也好,省的將來礙手礙腳。前番已經燒了一次船,又恐怕漁民有隱藏船隻的,下令再蒐集漁場、漁村船隻,務必盡數焚燬。既然做,就做的徹底點。

他踞坐帥帳,聽金得培講畢戰果,慢悠悠地道:“本帥有一件大功,要送給將軍。不知,將軍願不願接?”

金得培愕然:“大功?”

“漁場救的老弱不是言稱,雙城紅賊軍馬俱出,都去了山口,此時空城一座,守卒不足兩千?你我起大軍,往攻之,一日之內,大功可成。”

“這,這,……”金得培大吃一驚,道,“大帥,我王的旨意,你我職責在配合李帥。先下定州,再克雙城。”

慶千興一拍桌案:“先下定州?今日定州的軍報,你不是沒看!昨夜該攻不攻,反差點被紅賊襲營。上午攻城,又折兩員別將。指望他?凱旋遙遙無期!”他放緩聲音,“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朝中財政捉襟見肘,能支援多久?你比本帥清楚,你說!”

這話不錯。南邊倭患嚴重;久頓城下的確不成。

慶千興細細分析:“雙城紅巾不過五六千人,攻打山口、援助定州,沒四五千人,辦不到。如此,他城中留守,頂天了,一千多人。和漁場救出的老弱所說人數剛好相符。我軍眾器利,急攻猛打,何愁城池不破?”頓了頓,又道,“探馬報知,遠遠望見,雙城城樓等處殘缺,紅賊沒來得及修葺。我方的勝算,豈不是又多一成?既下雙城,擒得賊首;定州勢孤,外無強援,內無強助,是為死城。再破之,輕而易舉。”

“大帥所說甚是,但,紅賊豈會想不到這一點?”

慶千興輕視地道:“紅賊這是見我南營軍馬不及他當時攻雙城時多,寄以僥倖;卻沒想到彼時和此時形勢不同。他是客軍,我是地主。王師一到,城內麗人,翹足相待。他內不穩,怎麼守?”

上午,慶千興關於紅巾主攻方向的論斷,得到了證實。金得培猶猶豫豫,也許,這一次,他的判斷也會得到證實?畢竟不放心,問道:“大帥就保證紅賊主力去了山口?若是他潛伏城外,佯裝空城,誘我去攻,好逼我野戰呢?”

雙城周圍,大片的曠野,幾座小山丘,沒有可藏數千兵馬的地方。慶千興嘿然一笑,道:“紅賊藏軍,城外只有一處地方。”手指在地圖上一指,金得培湊前,念出地名:“山口!”

“不錯。兩千府縣軍,遠不及我部精銳,本帥諒他攔不住紅賊傾力一擊。烏合賤民,死不足惜。”慶千興獰笑一聲,“唯有一點,卻須得防紅賊攻破山口之後,假援定州,作勢翻山,其實不曾遠走。待我一攻城,他折個回馬槍,兩廂夾擊。”

金得培驚出一身冷汗:“該怎麼應對?”

“待其入山口之後,我軍先遣軍馬探查,山口在紅賊之手,我退。山口不在紅賊之手,我佔。本帥不信,紅賊有能耐接連兩奪山口。然後,方可大舉攻城。”

慶千興的計策面面俱到,金得培下了決心,問道,“何時攻城?”

——

1,諸道。

高麗的地方最高行政單位。初分十道,後定為五道二界。五道是民政機構,分為:慶尚道、全羅道、楊廣道、西海道、交州道;二界是軍政機構,分為:北界、東界。

雙城屬東界。

另外將歸王京直接管轄的州縣,劃為京畿(都城五百里內稱之為畿,這個稱呼從唐朝而來)。

又有三京:王京開城(又稱松都、松京、開京,是高麗太祖的出生地),西京平壤(又稱西都,高句麗故都,為高麗太祖的發家之地),南京漢陽(今漢城,1010年,契丹入侵高麗,高麗顯宗逃到漢陽,升為南京)。

起初,還設立了一個東京慶州(又稱東都;原名金州,為新羅故都),在設立南京之前,與平壤同為東、西兩陪都;設立南京後,加上西京,號稱“小三京”。1012年,取消了京號。

這個陪都體制,是仿照中國建立的。所謂稱“小”,也許是和王京比較而言。

2,濟州。

即高麗南面的濟州島,屬全羅道。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