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鄧舍不動聲色,穩穩說道,“即使攻克不下。一擊不中,我等皆是騎兵,當即便可遠走。永平再去三幾十裡,就是海邊。一樣能浮海去山東。”他加重了語氣,“娘子,不入虎焉得虎子?以慘敗之軍惶惶而去山東,或是以十萬之眾煌煌而救上都,盡在娘子一念之間。”
他巧妙地轉換了話題,把去山東、還是去上都這個選擇,轉變成了去山東、還是奪永平。
眾人皆是無聲,考慮他的計策是否可行。李和尚目瞪口呆,望向鄧舍的眼神,變得異樣起來。王夫人為他所描繪的將十萬眾入上都的場景迷惑,她對怎麼攻永平沒興趣,但是她對聲威宣赫地入上都很神往。
如果這個場景可以實現,她敢肯定,她一定會成為上都城中所有達官妻妾的敬仰、討論物件。很久沒有過這種感覺了,她的心跳得快極了。而且,鄧舍說的也不錯,即使攻打不下永平,半日內就可到海邊,最多死幾個攻城計程車卒,對她而言,沒什麼損失。
她幾乎可以聽到入上都、兩側萬千百姓的歡呼了,她決定了,她說:“小鄧百戶,虎膽將軍。妾身,願將身邊二百親兵,交由你來指揮。”
李和尚第一次沒有對鄧舍博得王夫人歡喜感到嫉妒、不滿;這個方案比直接逃到山東更容易給黃驢哥不去上都的藉口,他完全支援;一直無可無不可的關世容,感覺到身體中有一股從軍時候的血氣在鄧舍大膽計劃的激勵下,逐漸地重生,他再三重複鄧舍說過的話:“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羅國器魂不守舍,不停說道:“這得好好謀劃,這得好好謀劃。怎麼甩掉韃子?怎麼裡應?怎麼出其不備?”
意見只要能統一,事情就好辦。
鄧舍叫士卒把河光秀拖回來,仔細詢問永平內情。李和尚甘願跑腿,指揮士兵拉出青軍放在糧倉裡的糧食,分發諸人。王夫人放棄了找馬車的打算,黃驢哥去收集青軍射出來的毒箭以備後用。關世容負責掩埋鄭百戶和中了毒箭而死的幾個士兵。
最後,部隊集結,一起在鄭百戶等人墳頭前,告別離去。轉往東去,一路疾馳,留了一隊人,在後邊清理路過的痕跡。第二天天亮,鄧舍找到了文華國給他留下的記號,——做馬賊時的暗號。
不過,鄧舍自然不會讓王夫人們知道這些記號的存在。
避開村鎮,找了偏僻地方,眾軍休息兩個時辰,接著趕路。道路上馬蹄縱橫,應該是文華國、探馬赤軍留下的痕跡。
午時,路邊見到了王夫人的馬車,歪歪斜斜停在路邊。鄧舍親自去檢視,車裡躺著續千戶,已經死了,屍體冰涼,沒了腦袋,可能是被元軍割去了。拋下續千戶是鄧舍和陳虎商量好的,一來可以加快速度,二者希望元軍在得到這個重要人物之後,可以放棄追擊。
鄧舍有些焦急。道路上的馬蹄痕跡,比開始更加密集了。
連著追了兩天兩夜,馬蹄從密集變得稀疏。這些變化,使得眾人都迷惑不解。要說是元軍殲滅了文華國部,可前邊還有馬蹄印;隱約猜到也許是元軍退了,又不能相信文華國以三百人擊退三千人。
第三天入夜時分,前頭探馬來報,見著了文華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