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暗的閉關密室內,幾盞琉璃燈火散發著微弱的幽幽光芒。
陸城一身樸素的道袍,盤膝坐於陰陽法臺之上,雙目緊閉,面色凝重。
他的雙手在胸前結出一個複雜的法印,周身繚繞著淡淡的紫色真氣氤氳縈繞,猶如輕煙嫋嫋。
在道人的面前,是突起的方形石桌,石桌上面放置錦盒,錦盒內裡躺著一塊散發著暗金光輝的神異晶石。
此時此刻在雄渾神識法力的灌注傾注下,晶石內的暗金液體漸漸轉為凝紫之色。
突然,一道耀眼的五色光芒從陸城道人的體內爆發而出,將原本昏暗的密室瞬間照得通明。
那晶石內的鯤鵬真血如同活了過來一般,驟然化出一道巨大的幻影,在密室內翱翔,振翅之間,卷帶起陣陣風雷激盪,彷彿要撕裂這片封閉的天地: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鯤鵬這種真靈神獸,天地的寵兒,哪怕只是部分真血,又豈會被弱者所壓制?
道行法力不夠的修士,哪怕花費巨大代價購來這真血,一旦啟用,也很有可能是一道血光沖天而去,其中真意消散於天地之間。
坐在陰陽法臺之上,陸城的臉上也閃過一瞬之間的痛苦之色,但很快又被一股心力鎮壓下去。
修道兩百載,根器日益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未有鬆懈,今時今日的自己,就算面對這種天地真靈也不會弱勢。
從弱小而強大的仙,不會弱於任何先天強大的真靈。
“世間萬物萬法,莫不出於五行之屬,你,也不例外。”
道家認為,“一”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和基礎,所有的物質和現象都是由“一”衍生出來的。
這種思想體現在《道經》中著名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論述中。
這句話表明,道(宇宙的根本原理)產生了一,一是萬物的根本,由一產生了陰陽二氣,陰陽二氣相互作用,產生了各種變化和多樣性,最終生成了豐富多彩的萬物。
《太極圖說》:陽變陰合而生五行,五行同陰陽本為一事,是不分開的。
這就是陸城修煉的基本理論基礎,隨著功行的進步,陸城對於自己的大腦開發的越發驚人,對於自己的記憶把握得越發清楚。
就算是前世還在母體內時的記憶都可以回憶起來,更遑論前世無意間看到的書籍,就算只是不經意的掃過一眼,現在也可以從記憶中尋找取回,分毫不差。
《道德經》、《太極圖說》這些前世的道書經典,為陸城今世的道行精進提供了豐厚的資糧。
密室之內,五色光華越發大盛。
初時那鯤鵬幻影還能依仗血脈當中的氣魄法力分庭抗禮的進行抵抗,但越是隨著時間推移,五色光華便越像一個真正的世界,那股鯤鵬靈性好似看見了無垠世界,世界的邊界還在不斷擴張,最終覆壓而來吞沒而下。
就算其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就算其翼若垂天之雲,能夠撼動大海,難道能撼動整座世界?
當五色光華流轉強盛到極致時,驟然消散,然而密室當中只剩下陰陽法臺上的道人,以及他面前那顆已經化為透明的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