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遊戲競技>仗劍獨行斬鬼神> 第二百四十一章:再入黃泉,三火煉體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四十一章:再入黃泉,三火煉體 (1 / 4)

《元始天魔策》為此界魔道當中最高深、最至高無上的十部宗卷,《血神經》雖然也號稱為魔道最頂尖的無上法訣,但是許多有道修士心中都很清楚,血神經闡述的是道家精氣神三寶中的“精血”一道的法理,只是著作者自身的修行過於高深,隨想隨筆,高屋建瓴,以至於後繼者根本就無從學習,難以入手,最後修煉方式往往原始而直接。

易得神通,易著魔障,對絕大多數道家修士來說,得之非福是禍,危險之極。

血神經是道書而至魔經,天魔策則是完全反過來,是魔經而似道書。

這十部宗卷中幾乎並不含有具體的行功練氣法門,其中只是記錄了宇宙天地中最為本源的道理。

得之者需要自參自悟,最後能得到怎樣的魔功神通,完全是修行者本身悟性、修為,機緣的體現,有些人魔經在手,誦讀百年不得其門而入,鬱結而終,有些人得其隻言片語,自修自悟,金丹大成——然而天魔宮中最為上乘的魔功法訣,幾乎大半出自於此十部經書。

十部元始天魔策在東陽正教手中,能儲存有五卷就不錯了。可就憑這五卷,東陽正教執掌魔道第一法脈上千年,甚至就是此界第一的玄門魔宗。

恢弘的道宮深處,殿宇雄大幾似矗立於雲端,金碧輝煌的琉璃瓦片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黃龍子道人一襲雲衫,身姿挺拔如松,與陸城並肩行走園林當中探討道法,四周松濤陣陣,彷彿在訴說著千古不變的道法真意。

兩人面前,是一方幽深的池塘,碧波盪漾,幾朵紅白的蓮花靜靜地綻放,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清香。

池塘一邊,古木藤蘿交織,形成一片濃密的綠蔭,偶爾有幾聲鳥鳴穿梭其間,增添了幾分靜謐之感。

“經過這些時日的參悟,我有一些明白了,種玉功,乃是以內天地為爐,以身為丹鼎,吸納天地之精華,凝聚於三竅,從而達到彌補肉身,洗練魂魄的目的。

這倒也還罷了,此功妙就妙在感應二字上,它是一種視萬物為波動的心法,一花一葉一草一木,都是一種‘波動’。

有的時候,我修煉到精深時,會感應到世間萬物皆有其氣,天空中的太陽有其氣,大地與山海有其氣,甚至飛禽走獸乃至於地上的一塊石頭都有著屬於它自身的氣。

每一道氣就是一條長線,它們共同組成這個龐大恢宏、生機勃勃的大千世界。

而在看過這部經書後,我認為我的理解還是淺薄了,或許,組成這個世界的並不是一道道‘線’,而是點,是粒,是波,一旦能夠更加細緻微觀的觀察這個世界,我們的道法成就必然可以大進一步。”

黃龍子道人手持那塊殘缺的石板,上面刻滿了不斷變幻浮現的玄奧符文,他緩緩地向身旁的陸城傳授著種玉功的精髓。

陸城在凝神靜聽,臉上不時露出思索的表情,時而流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

黃龍子道人的修行,重思辨、實證,感應次之,一切道家戒律清規則盡數破去。

因此這部天魔策,可以說是補全了黃龍子修行的一處短板,對於他的好處,甚至遠比對於陸城的好處更大。

只是陸城對於此卻是並不如何在意,《玄門總綱》、《血神經》、《五行變法》已經足夠自己修行的了,與其自己貪多駁雜,還不如讓師尊黃龍子提升一個級數的法力,有了這棵大樹遮蔭,他這個做弟子的才能活得越發的從容順意。

其實,當年從東海返回時,陸城也是獻上《諸天秘魔元道解》與《太乙天遁陰陽妙算》兩部道書的。

只是當時黃龍子一意修煉元嬰,哪有餘力分心旁顧,只是當作弟子的孝心收下了。

更何況鄧東源法力雖高,卻也弱於黃龍子一籌,黃龍子也不會太過在意他的主修道法。

只是這元始天魔策卻是不同,黃龍子雖然不屑於吃鄧東源的剩飯,但是魔經原本他還是有興趣參悟一觀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