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運動我喜歡”
端坐看臺上,吹著空調享受 二夫人按摩的楊元首,忽然找到了一項他喜歡的運動。
武術。
既然是在大明開辦的第一屆亞運會,那麼武術肯定是要列入比賽專案的,但這種武術比賽跟後世那些可沒什麼共同處,大明負責亞運會的是內閣衛生和公共事務部下屬體育局,比賽專案比賽規則都是由他們負責制定,而武術比賽專案和規則是由他們聘請的各大武館館長們制定。
這時候大明境內武館很普遍,窮文富武嘛,尤其是從北方移民過來的,很多都是傳統老思想,他們眼中那些新式運動肯定算不上真正 強身健體的,還是習武最靠譜,再加上楊元首又鼓勵尚武精神,家裡有錢把孩子送去學武強身健體的有的是。
同樣這裡也成了那些各門派武術家的樂土。
而這些館長們還停留在過去打擂臺的時代,所以他們制定的武術比賽只有一個專案,類似拳擊的擂臺賽,只是根據性別和體重分了男女輕重四個級別,至於比賽的具體規則很簡單,除了一些比較不入流的攻擊人特殊部位的招式之外,你愛使用什麼門派使用什麼門派,總之打倒對手就算贏,而且比賽沒有時間限制。
所以武術比賽直接被打成了ufc。
而且因為其他跆拳道,空手道,泰拳等各種類似運動在這場亞運會中都沒有,所以像高麗,暹羅,包括匆忙組團的倭王國這些代表團選手,乾脆都以武術來報名參賽,結果讓武術比賽從一開始就成了最受關注的。含金量最高的,同樣也是受傷率最高的專案,一個個選手在擂臺上以各種拳法兇悍搏殺,看得那些年輕小夥子們熱血沸騰,要知道 這些選手裡面,很多都是上過戰場手上有過人命的。所以實戰性更強。
很顯然這樣的比賽楊元首最喜歡了。
“這個小夥子很不錯,問問他叫什麼名字”
楊豐指著擂臺上,一名正暴打對手的選手說道,他的對手是暹羅選手,用的是泰拳,很有點託尼賈的味道,不過那名以香港代表團選手參賽的很顯然技高一籌,始終佔據主動權,而且風格很雜。並不固定某一門派風格。
“李振藩,美籍華人,不過在香港長大。”
他的小秘書說道。
“呃,等會兒把他叫過來,我要親自接見他”
楊元首一本正經地說道。
擂臺上的李小龍並不知道 自己已經被楊元首惦記上了,很快他就憑藉一連串重拳打到了自己的對手,然後順利晉級第二輪。
他剛結束比賽走下擂臺,一名元首侍從就站在了他面前。緊接著帶他走進了元首大人包廂,看著面前這位在整個世界翻雲覆雨的大人物。他有些拘謹地站在那裡,就像一個還沒畢業的高中生,好,他其實今年也的確正在上高中。
“我喜歡你這樣的年輕人
楊豐站起身走到他面前,拍著他肩膀說道。
緊接著又從自己胸前摘下他的復興黨黨員徽章,實際 上是一枚鍍金的蟠龍。以前都是純金的,後來發現 純金的容易變形,所以都改成鈦合金衝壓,然後外面鍍金的了,每一名復興黨黨員都有一個。
摘下這枚徽章後。楊豐緊接著把它戴在了李小龍胸前。